植物不懂得討好人,自顧自地生長與綻放,有情無情,都任人解讀,然而當你願意敞開心房與之交流時,卻能感受到它們無條件的愛,那種根植內在的美好,相信是每一位花草愛好者都了解的感受。新的一年,讓我們透過以下幾本書探索植物的世界,於內在的花園沃土中,植入一顆顆名為美好的種子。
新的一年,讓我們透過以下幾本書探索植物的世界,於內在的花園沃土中,植入一顆顆名為美好的種子。
植物不懂得討好人,自顧自地生長與綻放,有情無情,都任人解讀,然而當你願意敞開心房與之交流時,卻能感受到它們無條件的愛,那種根植內在的美好,相信是每一位花草愛好者都了解的感受。新的一年,讓我們透過以下幾本書探索植物的世界,於內在的花園沃土中,植入一顆顆名為美好的種子。
植物不能言語,卻透過他們的特性,表露出每一種植物不同的個性,有的性喜陰暗,有的熱愛乾燥,有些不需要太多關照,有些則一日不澆灌就垂頭喪氣,像個極需關愛的孩子。插畫家凱蒂瓦茲,透過樸實的文字與圖像,分享出各種花草樹木在他生命中所代表的意義,以及埋藏與背後的回憶,以及在照顧植物時,所獲得的生命感悟,那過程有時像冥想,有時像一種體驗人生的過程,雖無聲,卻微妙地在我們內在掀起漣漪,這想必是每個對植物有愛的人,都曾有過的感受。
近年來植物畫風潮盛行,我們習於欣賞國外經典的植物畫作,台灣也有不少風格獨特的植物畫家,卻少見在地畫家出版的植物畫冊。隱居花蓮的素人畫家黃湘玲,憑著對植物的熱愛無師自通水彩古典植物畫,在今年終於集結出版作品。各種花草在她多年對植物的觀察,以及細緻的筆觸下,呈現一種溫婉柔情的姿態,每一幅畫透露著安靜而甜美的氛圍,是風和日麗的下午,最佳的伴茶讀物,翻著翻著,整個人內心也平靜優雅起來了呢。
美國詩人艾蜜莉狄金生(Emily Dickinson)的作品,也許艱澀難懂,就如她孤高神秘的作風一般,但是作家瑪塔‧麥可道威(Marta McDowell),卻為我們揭露了詩人對園藝的熱愛,讓我們瞥見詩人不為人道的生命故事與創作內涵。這本書以春夏秋冬做劃分,隨著四季更迭,對照艾蜜莉狄金生的詩作,以及珍貴的植物插畫、詩人收藏的植物標本⋯⋯等,隨著她的探索與帶領,我們一步步撥開迷霧,試圖看穿詩人隱晦文字背後的心靈花園。
趣味的文字,魔幻卻古典的畫風,精彩的知識⋯⋯這是一本不會讓你無聊的植物書籍。植物的世界,比我們想像的更好玩,在看似柔弱無害的外表下,其實充滿「心機」?作家凱西.威利斯 Kathy Willis與插畫家凱蒂.史考特 Katie Scott攜手創作,從華人火鍋必備的金針菇、玉米到時下流行的療癒系多肉植物,足足兩百多個故事說好說滿,是一本獻給對世界仍充滿好奇的大人們的植物百科。
訊息,無所不在,不僅限於一種媒介,文字是一種,而在文字之外,其實氣味、外在變化⋯⋯等,無時無刻都在傳遞著訊息,而樹木也是透過這套「語言」,與周遭的生命和環境溝通。拋開人類至上的思考,作家彼得‧渥雷本(Peter Wohlleben)以謙卑的態度,逐一為我們解開樹木與世界互動溝通的語言,原來樹木會結為夫妻?而且其中一方死亡後,還會以特殊的方式延續對方的殘體生命?如果你渴望探索一種全新的語言,這本書會為你揭開令人驚嘆的世界。
Photo/ 博客來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