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Q84完結以後,比較少專注地閱讀村上春樹的長篇小說,或許是生活中多了比看書還重要的事,分散了注意力,也或許早就過了會頻繁閱讀同個作者的書籍的時期,但在閱讀«第一人稱單數»時,好像找回了當年閱讀村上春樹的喜悅與節奏,超現實小說的魅力在於你會不曉得哪些是虛構的,但就如同我們真實的人生,從出生的那刻起就開始步入殞滅,這期間得到與失去的,那些無以名狀的「東西」,又有多少殘留於僅剩的記憶裡呢?

他們──有既定名稱的和沒有既定名稱的──全都了無痕跡地消失了。只剩下些許記憶,不,就連記憶都不大靠得住。 我們的身上當時真正發生了什麼,有誰能夠明確斷言?

年初上架時特別去搜尋了書籍的評論,聽到了討論更換譯者的聲音,村上春樹的書迷對賴明珠這個名字肯定不陌生,與«第一人稱單數»的譯者劉子倩相比,前者大家較熟悉,翻譯村上的文字也更有經驗,但劉子倩的翻譯風格也讓本書有了新的氣象,«第一人稱單數»裡的選詞偏現代,我想也是因應年輕人閱讀的需求,句式也較簡潔清晰,給人帶來一種明亮的感覺。

不管評論是褒或貶,「更換譯者」這件事情的確是重大的,也有其必要性,如同村上春樹曾經寫過的:「一直以為人是慢慢變老的,其實不是,人是一瞬間變老的。」當我們意識到變化的瞬間時,也代表有在好好地成長吧。

我在想,所謂的愛,是我們這樣活下去不可或缺的燃料。 那份愛或許有一天會接束,或許不會有美滿結果。 但即使愛消失了。 即使愛未能開花結果,還是可以繼續抱著自己愛過某人、戀慕過某人的記憶。 那也會成為我們的寶貴熱源。

「愛」也是«第一人稱單數»裡出現的元素,即便傷痕累累、即便身陷在泥沼中,也要拼命伸出手抓住的,那就是愛。無論是還沒萌芽的心意,還是懷抱著愛過的遺憾,就算最後回到了獨處的狀態,那些遺失與獲得的東西,都成為了往後我們繼續往前的動力。

crème de la crème,奶油中的奶油,意思是最好的東西,人生中的精華。

在«奶油»這個章節中提到,我們的腦子,是為了思考困難艱深的事物,把不懂的事情搞懂,那會變成人生中的奶油。在面對人生的挑戰或傷痛時,反覆思考仍然得不出解答,但往後五年、十年再回頭看這段過程,「我」不再是當初的「我」,經過時間的淬煉心會更加堅強,相信到了那一天,答案已了然於心。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0 0 votes
文章評分
訂閱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