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感像一顆雪球。』我記得那位患有焦慮症的朋友如此對我說。

這顆雪球累積在理想的頂端,在你執行任務時,隨著截止時間的逼近、大大小小的挫敗、現實狀況的差距、對自身能力的失望,不停地累積,終於支撐不住往下滾。焦慮從手掌心般大小的小雪球,變成看似能吞沒你所有努力的大雪崩。
這顆雪球累積在理想的頂端,在你執行任務時,隨著截止時間的逼近、大大小小的挫敗、現實狀況的差距、對自身能力的失望,不停地累積,終於支撐不住往下滾。焦慮從手掌心般大小的小雪球,變成看似能吞沒你所有努力的大雪崩。
『焦慮感像一顆雪球。』我記得那位患有焦慮症的朋友如此對我說。
這顆雪球累積在理想的頂端,在你執行任務時,隨著截止時間的逼近、大大小小的挫敗、現實狀況的差距、對自身能力的失望,不停地累積,終於支撐不住往下滾。焦慮從手掌心般大小的小雪球,變成看似能吞沒你所有努力的大雪崩。
其實從一開始,這顆雪球根本沒有必要存在。理想與現實有差距,不是你從一開始就知道的事實?第一顆焦慮雪球的成形,是你對自己的懷疑。你懷疑自己設定的目標過高,即使你做決定時,已經將當時現實條件納入考量、你經歷了許多正確的決定才成就現在的你、你就是活在現實裡的那個人,你仍懷疑自己。
相信我,你只是忘了曾經自己有多棒,因此放大了那些挫折的經歷與現實的不足,讓它們成為了一場雪崩,橫跨在你與成功之間。最後,你因此驗證了你所認為的『辦不到』,讓你相信自己的理想是異想天開,承認自己一事無成。
這是一個惡性循環。也許你已發現,焦慮除了來自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所產生的不確定性,也源自人對周遭與自身的負面觀感。為了到達成功的終點,你一定得經歷許多考驗和挑戰,但在你眼中正是這些障礙使你離成功更遙遠,走著走著,不禁懷疑自己當初所擬定的方向是否正確,自己的能力是否足以完成任務。然而,當你開始聚焦於這些令你擔心的不足之處,你的焦慮感就會愈加嚴重,甚至導致低落的心情影響執行能力。或許你一開始所擬定的方向不見得完美,或許以你的能力實現此事尚有進步空間,但是你的付出一定有收穫,可能不如預期中龐大,但你最終不可能一無所有,即便失敗也一樣。
讀到這裡,你是否已意識到焦慮其實有一個主要成因?那就是——你想太多。
可能這句話令你有點生氣,但只有它能完整傳遞這個重要的信息——你真的思考太多了。好不容易計劃周全,帶到了即將採取行動的第一步,卻在行動面前,思慮自己是否思慮不周?搖擺不定只會讓自己更加忐忑。如果你決定暫退,就不應再惦記此次行動;如果你已對此事進行思考,請你相信自己的眼光、能力、步伐……請你在現實中相信自己,扔掉焦慮雪球,開始行動吧。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