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生而為人多年,想必你也體認到生活中有許多的身不由己,而你的生活往往被這些人事物所切割、填充、支配,最後真正屬於你的自由時間往往所剩無幾。這樣的情況,該如何獲得更多「你的時間」?

1# 釐清辦事目的,適當拒絕

你正享用社會資源,因此也必須為社會付出相對應的資源,所以許多事情是你責任在身,無法推託。但是,有些事情卻是你自己在渾渾噩噩的勞碌之中,不知不覺承擔下來的。

是時候意識到它們的存在了。首先,你需辨認「你是為了什麼而做這件事?」,若這件事所導向的結局並不是你所要的,背後亦沒有你想要實現的願景或報酬,那為什麼你要這麼做呢?

第二,你需認清「你此刻所付出的,是否值得用以換取那一份回報?」。若是為了摯愛與情感而自願奉獻的事物,另當別論。若是針對一般事務,相信我們都具有目的性。辦事,講究正確的方法與方向。時而暫停,判斷自己所付出的是否正確、是否值得,對你而言非常重要。若答案是否定的,你大可編個八面玲瓏的理由將其推託了。

如此,你便重新掌握了原定會耗費於此事之上的時間,將其有效分配至更有符合你心意的事情上。

2# 若你忍不住忙裡偷閒,請提醒自己正在挪用未來的時間。

埋頭苦幹讓你吃不消,你可以選擇騰出時間放鬆,但請你記得此時的空閒是你暫用未來時間換取而來的。你正在看這一段五分鐘的視頻,縮減了你五分鐘的進度,你的成就比別人慢了五分鐘。

如此一來,你就能清楚知道自己正在使用什麼『時間』,從而判斷自己能否這麼做。但是,物極必反,這些心態若過於苛刻,會導致焦慮。

3# 如何面對「獲得更多時間」這件事所引發的焦慮。

產生焦慮的原因,可能是你已竭盡所能,卻討不到多餘的時間。這時,你可以重新評估自己的需求與能力是否對等——你想要得到什麼?你能夠做到什麼?你所辦不到的是什麼?什麼可以不急於一時而慢慢實現?什麼應該放過自己?

物極必反,心態若過於苛刻,會導致負面情緒的囤積,得不償失。人都在不同的道路上以不同的速度前進,需量力而為,重要的是:你身為自己,做好了自己。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0 0 votes
文章評分
訂閱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