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上班族時,我曾是那種熱衷在手帳、行事曆上,有條不絮地按時間列出工作規劃、待辦事項的人,看著琳瑯滿目、用各種顏色標注的清單,當下就覺得人生精實、成就感滿滿。但等到真正執行to-do list、趕deadline時,常覺得時間不夠、壓力大、時刻被時間追著跑。

在成為瑜珈老師與文字工作者後,雖有更多彈性與自由決定工作時間,但如沒隨時意識到自己的精力狀況,就會慣性拖延、效率不佳,有時忙了一整天好像也沒完成幾件事。

時間不夠是大多數人主要壓力來源之一,不論是做了時間規劃但被突發事件打亂,還是事情做了但結果差強人意,都讓人在面對不斷消逝的時間前備感無力。最近讀了一本書《In the flow》,作者提到「管理精力、而非管理時間」的概念,大大轉變我與時間的關係。

 

簡單來說,傳統的時間管理與一般公司的日程安排,是依據「日制24小時」來做規劃,例如: 早上人頭腦最清楚──召開會議、下午生產力其次──安排洽談客戶、晚上集中力最低──做放鬆或社交等活動。

以上安排是基於「人每天都一樣」的前提下,但事實上女生由於體內荷爾蒙變化,一個月中「每天都是不一樣的」──女性的精力與適合從事的活動是會隨周期變動,而非每天24小時一成不變。

可以用一年四季的交替,來比喻女生「月制 30天」的體內荷爾蒙周期變化:

春(濾泡期) ──此時荷爾蒙會刺激「創意與新想法」萌芽,適合做腦力激盪、嘗試新事物。

夏(排卵期) ──此階段會讓「語言與社交能力」提升,適合做溝通、談判、簡報與要求加薪!

秋(黃體期) ──此階段「專注力與細心」達到最高峰再趨緩,適合完成複雜項目、搞定報銷等。

冬(月經期) ──此時「左右腦協調能力增加、直覺提高」,適合回顧評估、反省檢視目前狀態。

當我們開始順應內建的生理節奏,從而安排生活與工作時,這不僅大大提升工作效率與表現,也在更了解自己身體節律下,不強迫自己、生活更自然愉快。沒有人會想要在日照少的冬天曬出小麥肌,或在夏季播種插秧,不是做不到,只是過程會辛苦且很有挑戰。

 

Work smarter, not harder.

 

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除了事半功倍,對我們體力、精神、情緒、意志也會有更好的正向循環。女孩們,拋開時間管理吧! 試試更高效愉快的精力管理,找到屬於你的生理與生活節奏,重新愛上更好的自己。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0 0 votes
文章評分
訂閱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