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Covid-19出現,人們的生活被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都需要重新適應生活,而這種適應也隨之形成一種習慣:出門前戴口罩是首要做的事,時刻勤洗手,在外提醒自己在公共場合保持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除了這些,許多城市也開始重新考慮基礎設施規劃以保護人類的健康,在城市規劃師和設計師的合作下,以支持衛生的生活方式調整城市環境的美麗風貌。

義大利廣場——1.8m的正方形網格

義大利是國外首個爆發Covid-19最嚴重的國家,隨著封鎖的緩解以及公園,城市中心和廣場等公共場所逐漸開始重新開放,義大利設計公司Caret Studio在維琪奧鎮上的廣場塗上1.8米的白色正方形網格,以指示人與人之間保持最小安全距離。被塗上白色油漆的鵝卵石地面,並沒使廣場弄出奇怪的感覺,反而很有標誌性。

photo/caretstudio
photo/caretstudio
photo/caretstudio
photo/caretstudio

紐約高線公園——1000個綠色圓點

前不久剛重新開放的紐約高線公園,繪有1,000個綠色圓點的圖形,是由設計師Paula Scher創建的社交距離標記。該公園以前都是自由出入,現為了大家保持安全距離,從Gansevoort街開始採用單向道行走,引人矚目的綠色圓點覆蓋在公園的長凳,座椅和地面上,有著提醒的作用。

photo/pentagram
photo/pentagram
photo/pentagram
photo/pentagram

紐約多米諾公園——2.4m直徑的白色圓圈

而紐約多米諾公園設有2.4m直徑大的白色圓圈以保持安全距離,是由多米諾公園的兩名員工想出來的妙計,共花了四個小時用白粉筆繪畫,大約有30個對稱排列的圓圈,相當快速方便的想法。劃出的圓圈讓團體或個人坐在裡面,人人都在一定安全的距離內自由活動,使城市風貌更為規整。

photo/domino
photo/domino
photo/domino
photo/domino

維也納某空地——90cm寬的樹籬

奧地利工作室Precht為應對當前Covid-19爆發,正設計一個迷宮般的「Parc de la Distance」公園,計劃用於維也納著名的美泉宮和麗城公園的一片空地,以未來綠色空間為主題,根據保持社交的安全距離規則而創建。每條路線被90m寬的高樹籬間隔,入口到出口處大約需要行走20分鐘的時間路程,一路被綠樹包圍,像從城市逃離到大自然,使人的心情在面對疫情也能感到放鬆。

美泉宮

不知等全球疫情真正結束後,這些富有藝術標誌性的符號是否仍會存在?當然,我是希望它不存在的,不存在就代表人類完全戰勝這場萬惡的Covid-19!即使存在,也不失所在城市的美麗風貌~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0 0 votes
文章評分
訂閱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