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電影有如一個獨立的小宇宙,各自述說著導演眼中的世界觀。如今我們有了3D、4D、IMAX等技術,身歷其境不再是夢,但若要以「舌尖」品嚐電影,真有可能嗎?來一趟Edible Cinema,也許會獲得解答。

一部電影有如一個獨立的小宇宙,各自述說著導演眼中的世界觀。如今我們有了3D、4D、IMAX等技術,身歷其境不再是夢,但若要以「舌尖」品嚐電影,真有可能嗎?來一趟Edible Cinema,也許會獲得解答。
一部電影有如一個獨立的小宇宙,各自述說著導演眼中的世界觀。如今我們有了3D、4D、IMAX等技術,身歷其境不再是夢,但若要以「舌尖」品嚐電影,真有可能嗎?來一趟Edible Cinema,也許會獲得解答。
一部電影有如一個獨立的小宇宙,各自述說著導演眼中的世界觀。如今我們有了3D、4D、IMAX等技術,身歷其境不再是夢,但若要以「舌尖」品嚐電影,真有可能嗎?來一趟Edible Cinema,也許會獲得解答。
來自英國的Edible Cinema,並不是一個真正的實體電影院,比較像是一個電影與美食活動策劃品牌,不定期舉辦電影活動,並提供為該片訂製的精緻料理。這場電影饗宴,可不是重現電影中的食物,而是得以電影當下的氛圍、環境、特定台詞的意境,取其精髓揉合而成。你吃進去的美食不僅到胃,還會入心。
Edible Cinema是由活動策劃團隊Teatime Production,以及紐約菁英俱樂部Soho House,兩方聯手創立,並與食物設計師Andrew Stellitano合作每一道訂製菜譜。龐貝琴酒(Bombay Sapphire)的雞尾酒調酒師Sam Carter也是靈魂之一,以細膩的感受力,彷彿施魔法般,為每一部影片調製開胃酒精飲料,讓觀眾在全片開始前,將身心調適到最能與電影共鳴的狀態。
Edible Cinema大多時候在倫敦Shoreditch的Electric Cinema播放電影,有時也會採游擊方式,像是今年6月就在哥本哈根舉辦電影活動。在Electric Cinema中,每一位觀眾會被安排入座單人沙發,一旁擺著托盤和檯燈,托盤上是已經標示好號碼的餐盒以及酒精飲料。隨著電影情節推進,觀眾可以跟著螢幕旁的指示打開特定號碼餐盒,以味蕾與嗅覺品味螢幕中的當下氛圍。
在這裡,你可以用不同感官去品味Edible Cinema詮釋電影的新奇角度。像是在《神隱少女》中,千尋父母貪吃而變成豬的一幕,菜單上是泰國香米,搭配包裹櫻桃、日本薔薇果、繡線菊的甜餃,牽引出完全沈浸美食享受的可口時光。而在《哈利遇見莎莉》(When Harry Met Sally)中,梅格萊恩(Meg Ryan)演出假高潮的經典畫面,則準備了以龐貝琴酒、可可甜酒(Creme de Cacao Blanc)、杏仁糖漿、開水、萊姆調製的調酒——「龐貝高潮」(Bombay Orgasm),讓人不禁為這幽默細節揚起會心一笑。
這一場沈浸式感官體驗,一次要價38英鎊,對一個只想看電影的觀眾來說,可是不小的消費,尤其是要在黑暗中尋找對應的餐盒,其實是個不小的挑戰,期間也許還會在忙亂中錯過某個畫面。不過對於喜歡嚐鮮、喜歡挑戰味蕾體驗、想要用不同方式品味熟悉的電影的觀眾來說,何嘗不是個能夠開開眼界的體驗?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