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工作專案的結束,給自己放了一個假,到山林裡好好走走。相比於上週密集忙碌地穿梭都市之間,趕著進修、商討、會議。有時會覺得自己要被這社會的浪潮所淹沒、窒息了,覺得被封閉、壓縮、無法好好有時間感受當下的每時每刻,好好的有時間沉澱替自己做出決定。也因此感覺不到自己的心聲與存在的必要性。

也因此在生活中默默的實驗了一些方法,幫助自己覺知自己的生命價值存在必要性,那就是了解與體驗〝生命體驗〞的本質。除卻社會功能性的角色賦予之外,其實生命角色認定是來自於:[ 體驗自己生命每時每刻的察覺與變化,並且好好的生活在其中。],而體驗本身是奠基於對感覺的體察、對情緒的尊重與承認,進一步延伸到對自我的肯定意義。

因為給予自己充分地時間,讓自己好好體會、感受、覺察,漸漸地找到生活中的重心,了解什麼是值得拿起與放下的生命節奏。

我推薦的身心五感覺知方法:

好好的喝水

每日晨起之時,給予自己一杯溫潤的開水滋潤自己的身心,以及在夜間修復的身體系統。在啜飲的同時,慢慢的體會與覺察水流緩緩入喉的滋味,細膩地感覺身體因為水滋潤過後的前後變化。

好好的呼吸

呼吸因為伴隨著我們生活的每時每刻,因此很容易被忽略,有時自己的情緒會因為感受而不知覺的起伏,但是適當的提醒自己覺察呼吸與有意識的調整速度,不但可以幫助自己穩定情緒,同時也能給自己時間覺察為何會起伏的真正原因。

好好的準備睡覺

因為講究效率的關係,有時候入睡前的準備時間常被聲光刺激、工作、家事所縮擠,沒有好好的讓自己的身體覺知到:該睡覺的準備工作會影響接下來的睡眠品質。好好運用香氛與睡前舒緩伸展,提醒自己的身體準備要就寢了。

好好的品嘗

好好的覺知把食物放入口中的每時每刻,細細感覺滋味的變化與質地,是幫助自己體察更多美味的方式,同時也是照顧身體一連串消化系統的重要做法喔!

好好的發呆

以往在工業時代的社會,自己的生產節奏必須配合因應商業機制的快速產出,而忽略了掌握自我生命的節奏與輸出,變得只懂得配合外界卻忽略了自己的真心。

因此固定給自己一段時間好好放空、待機,對跳脫被固定化且安排好的生活節奏是非常重要的“掙脫”。此外,也是給自己一段能好好看待自己、與自己在一起的親密時刻。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0 0 votes
文章評分
訂閱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