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生活感知培育所的創辦人相遇,源於當時的我有緣參加了一場他們舉辦的半實驗性質的二手衣物交換美好體驗。

對於生命中從小至大的選擇,都因為害怕不會得到理想中的結果而遲遲不敢行動。我覺得這是非常可惜的。因為我們永遠都不可能掌握結果,失敗與成功可能如銅板一擲,是正是反皆是必然,但是那又如何呢?
對於生命中從小至大的選擇,都因為害怕不會得到理想中的結果而遲遲不敢行動。我覺得這是非常可惜的。因為我們永遠都不可能掌握結果,失敗與成功可能如銅板一擲,是正是反皆是必然,但是那又如何呢?
與生活感知培育所的創辦人相遇,源於當時的我有緣參加了一場他們舉辦的半實驗性質的二手衣物交換美好體驗。
猶記得當時一走進室內,大片的落地窗讓戶外的光線自然地撒入室內,懸掛的樹枝與布幔充當了衣架與隔間,巧妙且不強硬地劃分出不同的單元空間,讓想逛的人們也不會感到生硬的空間分隔,遠望過去有一致的整體感,同時色系又讓人感覺舒服自然的氛圍。
那場美好的體驗至今令我印象深刻,雖然因場地限制顯得人群擁擠,卻瑕不掩瑜,處處充滿精心布置且設計細節的巧妙安排,讓人即使身處狹窄的室內,仍使人不自覺地感到放鬆與安心可與人交流對話。
那是提醒我開始感知生活中「啊~原來美好可以是這樣布置的啊!」一切的開端。也是我開始感知到,原來空間的影響人們的心情與感受的力量有多大。此後,我開始追蹤他們的每週一信,每每在文字細節中收到關於這周的體悟、感受或是挫折,半是贊同又是心疼的細細閱讀,每一封電子信我都捨不得刪。
擷錄其中最讓我感動的一段話是:「我發現以一年的尺度回顧來看,真正能令我坦然讚賞自己的事,竟然不是因為「我在這件事做得多好」,而是「我有提起勇氣和毅力去做這件事」。
對於生命中從小至大的選擇,都因為害怕不會得到理想中的結果而遲遲不敢行動。我覺得這是非常可惜的。因為我們永遠都不可能掌握結果,失敗與成功可能如銅板一擲,是正是反皆是必然,但是那又如何呢?因為現在所有的一切都是我選擇之下的結果,一切都是好得剛剛好。我清楚知道現在的這些磨練都是珍貴的累積,並且明白它們全都是現在該有的樣子,每一個時期的我都一樣重要。」
與生活感知培育所的相遇,源於當時難忘的空間體驗。其空間布置的溫柔、妥貼與精心,不但讓我回味無窮且記憶深刻,不妨追蹤他們,隨時接受它們在生活中精心以及巧思,讓自己的生命彷若與一位有品味的朋友交往,開啟自己對美的更多想像與深刻感受。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