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第一位登頂世界第四高峰「洛子峰」的台灣女性,詹喬愉(綽號三條魚),早已是登山界的焦點。征服百岳不用說,她還持續挑戰世界各大高峰,並成為義消,參與多次山難救援,甚至還踏入演藝圈。登山履歷亮眼豐富的她,這次要與我們分享她的登山心得。

高中的登山啟蒙

詹喬愉對登山的喜好啟蒙得早,高三時被損友帶去爬雪山,啟發了她對登山的興趣,但若說要真正愛上登山,是加入大學登山社之後的事。「因為對登山曾有過美好的體驗,進入大學後,我參加了文化大學華岡登山社,啟發我、教育我成長的母社,華岡山社裡面,有一個傳統訓練,『中嚮』—中級嚮導訓練。有著傳統的學長學弟制、以及不明原因傳承數十年的傳統磨練。」她說。經過魔鬼訓練的磨練,她才了解想要登山,必須具備許多技能與知識,而登山也有許多不同種類與型態,是一項需要技術的活動。「山中的一切,只要你有興趣,都可以是很深的一門學問。原來這項活動所能帶給每一個人的內容是意想不到的廣泛。登山有許多值得鑽研的地方,我因此開始真正的著迷於『學習』登山。」越是深入挖掘研究,越能了解登山的博大精深。

嘉明湖
嘉明湖妹池

規劃路線的成就感

詹喬愉清秀的外表下,藏著一種開拓性格。登山初期,她就選擇首先訓練地能力,在沒有GPS的情況下進行探勘,也就是單純用指北針和地圖,走出一條自己規劃的路線,可能是很少人經過,或沒有人走過的路線。「剛開始可能會因為經驗不足,遲歸或是被地形受困而回頭。但當成功完成路線,就會很有成就感。」「剛開始會先從短路線,像是東阿玉山走到大刀山、模故山走到松羅湖之類。再來開始嘗試比較長的路線,像是干卓萬(山)出七彩湖到北大武北稜『男人路』等。」透過每一次困難的突破,也強化了她的自信,並讓她看事情的角度也跟著開闊。

持續往前走就對了

我們問到如果登山到一半覺得走不下去了,會用什麼方式讓自己堅持下去?詹喬愉回道:「我會有走不下去的感覺,大多是在左腳癱瘓之後的復健,那時上山其實非常痛,若路程長,真的會在精神上也覺得折磨。但我會試著放空自己,告訴自己只要有往前走,離目標或出口就會越進一步,但若停留在原地,時間再久,也永遠到不了。」只要還有力氣走下去,還有餘力,就要繼續挑戰自己的極限。不過她也說自己在菜鳥時期「曾經在該選擇撤退的時候,因為賭氣沒有撤退。可能延伸的問題無限大。」「選擇撤退也是一種勇氣。」她說。在山的面前,人類顯得渺小,只能謙卑以對。登山就像是一種修行。

慕士塔格峰
慕士塔格峰

阿拉阿恰驚險登山記

詹喬愉在登山前總是做好萬全準備,因此少有危急生命的經驗,但是2015年前往吉爾吉斯坦的阿拉阿恰國家公園(Ala Archa National Park),挑戰技術攀登。這座國家公園冰河與深不見底的裂隙遍佈,加上幾近垂直的冰壁,相當考驗攀登技巧。詹喬愉與一位隊友出發挑戰,其中一天挑戰冰壁攀登後進行垂降撤退時,卻不慎墜落雪溝,左腿因猛烈撞擊而劇痛,動彈不得。受困冰河的她,內心急切推演各種脫身之道,內心的天使與惡魔交戰,一下子承受太過沈重的身心壓力,讓她幾近崩潰。最後她還是盡力保持冷靜,並且選擇相信隊友必定會找到救援。在經歷一夜折騰後,最後終於等到直升機救援,而這一次與死神交手的經驗,也讓她更能體會受困者的心情與需求,並更堅定的自己的搜救之路。

阿拉阿恰 攀登途中

給The Finger Words讀者的話...

計畫是需要評估所有可能發生的狀況,現在網路很發達,老手新手的各種紀錄都輕易的可以被找到,但是這些行程與紀錄是否適合自己的程度,是需要篩選的,不能盡信。就算跟商業團,自己該查的資料,該做的準備,以及自我體力的提升,都是自己的責任。並不是繳了費,就可以把命交到別人手上。

 

Facebook:詹喬愉 – 三條魚Tri Fish

圖片提供:詹喬愉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0 0 votes
文章評分
訂閱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