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是一場交易。你提供自己的一部分,以向對方換取資源。如果你無法從這個工作中換得自己想要的東西,甚至覺得不公平,這便是一場壞交易,得儘早取消。好交易則得來不易,更是需要人人希望能持之以恆的「搶手貨」。若要使「交易」更流暢更有素質,你可以建立一套適合自己的工作模式。

我在數年的工作經驗中,默默地打磨出了以下為數不多的應對法,勝在屢次見效。

#1 垃圾隔離法

以目前的工作情況為例,我蠻喜歡這份工作,也算得上得心應手,可偏偏主管是一個很暴躁且要求完美的人,感覺就像一台坦克,狠狠地往錯處和毛病轟炸。嚴厲的態度當然會讓我更加謹慎小心、盡善盡美,但也會讓我感到壓力和戰兢,反而事倍功半。

人非聖賢,既已發揮自己最佳的表現,其他實在被辦法苛求太多,再鬧也一樣。然而,他身為主管,位高於你是不可逆的事實。他向你扔垃圾,把你當垃圾桶,你注定不能扔回他。

但是,別真的把垃圾裝進去啊。其實你可以倒過來,或是成為有加蓋的垃圾桶。面對他扔的垃圾,我只想著兩件事:一、「這個人很可憐,身上很多垃圾,而且不懂得正確處理。」二、「等下脫離垃圾桶的窘境後,我要怎麼把事情辦好。」

#2 游刃有餘

千萬不要把自己的一條命懸在一份工作上。我經常把工作當作一場交易,而所謂交易不僅是長期或短期的買賣,也包括了風險。這時候你採取的方針,與其是想盡辦法避免和抑制風險,不如選擇分散投資?可以將興趣發展成職業、開網店、兼職,甚至是時時自我增值且關注行情,隨時準備迎接更好的工作,最重要是懂得為自己製造更多的選項。但這麼做的前提,是不因此影響你目前的工作表現為主。若顾此失彼,就得不償失了。

#3將生活與工作分開

既然工作是一場交易,僱用你就相等於「買下了那段時限內的你」。為了促成良好的交易,你應了解公司「買」下你的緣由,在工作時間發揮你的能力與價值。同時你也需釐清,有一部分你未出售的時間,僅屬於你自己。

這段時間非常可貴,大部分人的工作目的是為了投資和提升這段時間的質感,這也因此成了繼續工作的意義和動力。或許你也是如此,卻在焦頭爛額中一不小心忘記了。別再把時間搞混,屬於你自己的時間,你可以放鬆休息、吃喝玩樂、陪伴重要他人、發呆放空……這會使你更有力量面對職場中的挑戰。

或許以自身立場為重心的思考方式會被認為自私,但依我看來,令人費解的是那些貪得無厭的人,先是以「其他人都這麼辦,你為什麼不行?」為藉口,讓你產生自我懷疑,再聲東擊西,企圖用「善良」和「義務」來模糊及扭曲工作需一來一往的事實。

所以我看待工作,總是站在「各求所需、互換資源」的角度思考,這也讓我更了解自己的立場與目標。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0 0 votes
文章評分
訂閱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