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續《或只是「剛好職業倦怠」?離職前,請先想清楚「工作與你的『大目標』是否相左」》,終於決定離職後,該怎麼離職呢?儘管很希望能學電視劇主角那般,大吼一聲『我不幹!』就全身而退,但現實仍有許多面向需要考量。

『都什麼時代了,還要遞辭呈嗎?好尷尬。』
『都什麼時代了,還要遞辭呈嗎?好尷尬。』
接續《或只是「剛好職業倦怠」?離職前,請先想清楚「工作與你的『大目標』是否相左」》,終於決定離職後,該怎麼離職呢?儘管很希望能學電視劇主角那般,大吼一聲『我不幹!』就全身而退,但現實仍有許多面向需要考量。
『都什麼時代了,還要遞辭呈嗎?好尷尬。』會有這樣的質疑,或許是不了解辭呈是離職日的重要依據。
以台灣勞基法為例,『續工作三個月以上一年未滿者,於十日前預告之…』。一般而言,只要員工遵守任職期所規定的預告期,提前告知離職意願,雇主都會依照規定解除聘僱關係。假若不幸遇上主管不肯放人的情況,你當時提出離職的信件和簡訊就派上用場了。比起逃避尷尬,還是順利離職更重要吧?
提出離職,免不了當面對談的時刻。想必此時的你已經非常了解自己決定離職的原因,建議你在對談前將其劃分為『說』及『不說』兩類。在最後相處的時期,與其一吐為快或抱著不切實際的革命心態,倒不如留後路結善緣。『沒有對錯,只有不適合或另有想法。』和善的離職說辭可以從這樣的離職理由開始說起,再者表達自己的遺憾和感恩,切勿抱怨。
員工是公司的資產,離職無可避免地會帶來短期的停頓和損失,你應該將此不良影響降到最低。除了透過明智選擇離職時機,盡可能避免在負責大專案時『臨陣脫逃』,也該將手中的任務畫上句點或告一段落,以及將客戶轉介。
這些『告一段落』的任務和客戶,需要一個清晰簡明的清單,以便同事或新人跟進時能以此作為依據,無需再三詢問和叨擾。清單要備註記錄日期,內容可分為『主責專案』、『協作專案』、『後台建檔』三類,並羅列各類別下的任務/物件、當前進度、後續工作(若有)、附件/存檔/位置、交接者/建議交接者。
最後,就是低調離去。離職可能會使局勢動盪、人心不安,尤其離職並非一日就可辦妥的事情,更常見的是在預告期後仍要一起共事。因此,盡量不透漏風聲能避免牽連和八卦,在最後的在職時段仍能推進任務,直至順利離職。
生活是一篇長篇小說,離職是這一章的結局。此時解除聘僱關係,並不代表這一段故事在未來章節裡不會再續。因此,如果你有能力給它一個比較好的結局,還是得盡力完成。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