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在每一刻發生,悄然無聲地,直到累積成巨大的變革,爆發推進人類的生活。3D列印從幾年前還是影印小物件的時期,到如今可以製成更複雜的3D家飾品,甚至已進化到製造房屋。當初的天方夜譚,已成為許多人的日常。

Photo/ © Bart van Overbeeke

3D列印科技,對一般人來說,似乎還是相當遙遠,然而這個高端的技術,正悄然地改變我們的未來。今年,不約而同有多個3D列印房屋計劃,逐漸落實,甚至已有屋主入住,讓人驚訝,原來未來早已經到來。

Photo/ © Bart van Overbeeke

日前最知名的,就是在荷蘭南部市鎮埃因霍溫(Eindhoven),一對夫婦入住一間3D列印住宅。這間房屋只是一個開端,荷蘭政府已計劃在未來十年建造更多3D列印房屋,以因應該國不斷增長的人口。

 

在美國奧斯汀,3D列印公司 ICON 早已開發出巨大且技術純熟的3D列印機器人Vulcan II,負責製作建築房屋所需的屋頂、牆面、地板等組件。ICON創辦人Jason Ballard期望可以透過新科技的投入,解決未來地球無家可歸人數大增的問題。隨著AI科技日新月異,奧克拉荷馬大學的AI科學家Subhash Kak博士就曾經指出,按照目前AI機器人發展速度,到2030年全世界預計會有12億人工作被機器人取代,Jason Ballard預計屆時會有更多人流離失所。

Photo/ Project Milestone
Photo/ Project Milestone

ICON與 New Story 曾在2018年3月,於德州奧斯汀舉辦的西南偏南大會(SXSW)上,展出巨大的3D列印房屋,如今已有70歲老翁成功入住。這棟佔地12坪的房屋,共有一房一廳,有獨立廚房和衛浴,造價低廉地令人驚嘆,僅有一萬美元,而這間房屋並非曇花一現的新奇玩意。ICON與 New Story 共同合作3D列印社區計畫,陸續在各地推展,2019年在墨西哥推出全球第一個大型3D列印社區計畫,吸引不少拉丁美洲國家詢問。

 

Photo/ ICON

究竟3D列印房屋是怎麼建成的呢?又是使用什麼材料呢?有許多人對3D列印來停留在用塑膠等低廉材料來製作模型的印象,但其實3D列印房屋,一樣是使用混凝土、水泥等複合式材料,用3D列印機器人噴吐製作零組件後,在運送至建築工地組裝,就像是在組裝樂高一樣。至於列印一棟24坪的房子,僅需12~24小時即可完成,這是人力建造難以比擬的速度。

 

3D列印最為人稱道的,除了速度與方便度,其實環保也是值得關注的部分。過去建造房屋必須面對各種木材和建材的浪費,以及各種餘料垃圾處理,更遑論在建造時對建築工人的職業傷害。使用噴射製造的3D列印建材,可以精準調整用量,能夠減少對環境的傷害。ICON去年(2020)年底還接到了NASA的合作邀請,將共同研究在月球建造一個可長期居住的建築,讓太空人在月球進行研究時,能更長久且安穩地居住。

Photo/ ICON

這個計畫在未來,預料將衝擊整個房地產業和建築工程業的生態,不僅將影響房價,更影響產業工作生態。一棟房子,只需要三個工人負責操作組裝,也就是說,這個正在意圖拯救無家人口的高科技,也可能造成更多建築工人的失業。一個變革的推進,不盡然都只會有好處,而面對無法逆著時代而行的我們,只能思考著,如何在變動中,持續不斷地成長。

Photo/ ICON
Photo/ ICON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0 0 votes
文章評分
訂閱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