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負面情緒有時就像一顆定時炸彈,被人不小心拉起開關就會引爆。比方説有次小編的好友特意推掉所有的約會,和已約定好的朋友安排一起去運動,時間都約好了,準備出門時對方卻説忘記了約會。突如其來的爽約,原本懷著興奮的心情去見朋友,一下子變得憤怒和失望,可能覺得對方不重視我們的約定,縱使朋友已經道歉了,但內心還是氣憤。

了解你的負面情緒,原來佷多時候是「自己氣自己」

針對這種因為別人帶來的負面情緒,其實很多時是出於「自己氣自己」。特別像這種朋友的臨時爽約,如果是關係好的朋友還可以開玩笑表達不滿,如果不是,就只能自己生悶氣。

生活上其實也有很多「自己氣自己」的時候⋯⋯

開車的人最怕大塞車,前面明明已經夠塞了!隔壁的車輛還硬開過來插隊,「難道插隊就不塞嗎?」,結果你排的這條隊伍越來越長,隔壁的車道反而慢慢往前開了,你氣憤自己開錯隊還是別人插隊?不知道,反正心情就是煩躁。

了解你的負面情緒,原來佷多時候是「自己氣自己」

又或者當自己需要很安靜的環境,特別是下班搭公車時,希望可以靜靜的坐著休息一下,旁邊的人卻在嗡嗡嗡說個不停,耳邊就像安了一個蜜蜂窩,特別想發脾氣,但畢竟「這是公共場合又不是自己家,別人也有權說話啊」,所以只能自己生悶氣。

了解你的負面情緒,原來佷多時候是「自己氣自己」

一切在於對事情或人期望太高

這些別人帶給你的負面情緒,其實源於「期望」,因為達不到預期的期望,跟你所想的有落差,所以心中產生了失望和不滿,從而化成憤怒、煩躁的情緒;你期望跟朋友外出好好享受週末、你期望大家都守規矩,乖乖的在車道上排隊、你期望別人會理解你下班很累想要安靜,很多很多的期望,卻變成失望。其實有時候只要自己不要期望過高,多用同理心去感受事物的不同面,因為不是人人都能跟著自己的劇本走。

了解你的負面情緒,原來佷多時候是「自己氣自己」

越塞車越插隊心情越阻塞,其實生悶氣也不能令道路順暢,那不如在車上聽聽音樂高聲歌唱當作發洩情緒,把負面情緒轉移,反正別人也聽不到你在幹嘛;如果需要安靜的環境,那就戴上耳機,隔絕外界的聲音,或者看一下外面的風景,緊繃的煩躁情緒也會慢慢消散;朋友爽約的話,可能是因為太熟了所以認為爽約你也能理解,那就試下用同理心去了解朋友的狀況吧!

「如果你對周轉的任何事物感到不舒服,那是你的感受所造成的,並非事物本身如此。藉著感受的調整,可在任何時刻都振奮起來。」——奧雷柳斯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0 0 votes
文章評分
訂閱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