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這詞,能記起是在甚麼時候被掛在口邊嗎?想起徐志摩揮一揮衣袖了嗎?
文青,原指文藝青年,是喜愛文化(文學)、各種藝術的青年,有理想、志向的創作者或有抱負者,詞彙來自於90年代,少不免有懷舊及古板的感覺;但近年,「文青」多指對一批追求生活品味,拒絕隨波逐流的青年的稱呼;「文青」亦成為一種生活的風格及標誌。
近年,網絡出現了不少的「文青系」女生,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展示自己獨有的風格,使用大地色系舒適的穿搭法,加上一副「徐志摩」眼鏡及一個簡約的隨身袋,就成了清新的文青系女生。如果你是個文青,相信在社交平台一定有緊密關注簡約、或復古風的搭件。
O.N.E. 最近被注意到並收入眼瞼,起初大概是因為是品牌的名字,Original、Neutral、Equal 的意思,原始的、唯一的、獨一無二的,但後來發現,全人手製造又非量產的一切,這無疑是個對各大文青心癢的衝擊,豈非只有品牌名字的殺傷力。
來自澳門獨一無二的O.N.E.,創辦人不難想像就是個拒絕隨波逐流的文青,當澳門、香港、中國甚至台灣的人,都花大錢買high end fashion的包包時,創辦人認為,「我為什麼要花大錢買跟大家都一樣的東西?」於是,便踏遍亞洲的真皮市場,尋找自己喜歡的原真皮,拿起製作工具,一針一線動手為自己做屬於自己的包包,由於熱愛創作及製作的過程,於是現在已全心投入屬於自己、屬於文青的品牌。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