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生活步調匆忙快速,少有機會能夠花時間慢慢料理大餐,工作一忙碌起來,經常就是以便利商店的便當或是泡麵解決一餐。聰明使用時間,和一些料理哲學,即使忙碌,也能夠兼顧生活品味和健康。這次要介紹三種拌飯,只需掌握各自的食材與營養配置原則,預先花一點點時間做好配菜儲備,大多只需簡單烘烤或水煮,就可達到最大的美味與營養效益!

#1 海鮮控的低脂餐:波可飯(Poke Bowl)

不同的文化衝擊,經常會切磋出專屬於當地時空背景的獨到生活況味,夏威夷的波可飯亦是如此。「Poke」在夏威夷原住民語中,有「切丁」、「切塊」之意,原本是當地原住民打撈漁獲後享用生魚的方式,在日本移民漸多後,引進醬汁醃漬和米食的概念,成了如今混血風格濃厚的夏威夷丼飯。

波可飯以新鮮的海鮮和魚類為主,將魚肉切塊後用醬汁醃漬,再搭配蔬菜、堅果和米飯,就成了低油、低鹽、低熱量的一餐,相當適合實行「海鮮素」的人,還有任何正在健身,或想要吃得健康的海鮮控們。

#2 淡雅清爽的蔬食大餐:佛陀碗(Buddha Bowl)

佛陀碗(Buddha Bowl)如今紅遍IG,成為全世界許多蔬食者、養生者的首選日常飲食,不僅是拍起來五顏六色相當繽紛,營養也相當充足,加上有很大的發揮空間,才是盛行的主因。不過佛陀碗的來由,其實不太可考,有一說是佛陀在黎明來臨前在街頭化緣,會享用完路人所施予的所有碗中食物,帶有珍惜、感恩與分享的良好立意。如今的佛陀碗則演變成盡可能的豐富與均衡,植物性蛋白質、全穀類、蔬果、堅果、淋醬,是不可或缺的五大元素。

其中,植物性蛋白質包含黑豆、豆腐、天貝等蛋白質,但若非素食者,也可以加入雞胸肉、火雞肉等精益蛋白質來源。淋醬則是佛陀碗最重要的主角之一,因為配料不是烘烤就是水煮,味道相當清淡,因此淋醬能夠畫龍點睛,豐富風味。

#3 辛辣燃脂的均衡營養餐:韓式拌飯(Bibimbap)

辣、重口味,已成為現代許多人對韓國飲食的印象,其實韓國飲食有其深厚哲學,而且相當講究養生。韓國文化深受中國影響,飲食亦是如此,自古以來講究「醫食同源」,食物若調配得當也能治病。食補要能發揮效用,跟隨四季時令而食相當重要,結合中國古代的「五行哲學」,紅、綠、黃、白和黑,各色食物搭配於一碗,不僅營養均衡,也是順應天地和諧的一種表現。

韓式拌飯以食材劃分,是穀物、蔬菜、肉類蛋白質、醬料,再細分五色食材,常見有菠菜、紅蘿蔔、雞蛋、海帶芽、豆芽菜、泡菜、肉類⋯⋯等,當然也可以隨自己喜好變化。最後再加上醬料,通常慧琳上些許芝麻油後,再加上醬油、豆瓣醬或辣椒醬,這些醬料都是豆類經過發酵的製品,能夠促進腸胃消化,活絡細胞機能。

Photo via pinteres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0 0 votes
文章評分
訂閱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