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也可以「閱讀」嗎?丹麥「真人圖書館」告訴我們,這不僅可行,更能夠創造出有別於文字的深度交流。如今在台灣,其實也有幾間實行有年的真人圖書館,持續提供讀者真實的故事,以及面對面的交流,讓讀者挑戰既有思維,擴展視野。

0 0 votes 文章評分
0 0 votes 文章評分
真人也可以「閱讀」嗎?丹麥「真人圖書館」告訴我們,這不僅可行,更能夠創造出有別於文字的深度交流。如今在台灣,其實也有幾間實行有年的真人圖書館,持續提供讀者真實的故事,以及面對面的交流,讓讀者挑戰既有思維,擴展視野。
「真人圖書館」這個概念,是由丹麥人艾伯吉爾(Ronni Abergel)於2000年在羅斯基得音樂節(Roskilde Festival)發起並建立的非營利組織,秉持著「閱讀即對話」的精神,創造一個中立的空間,邀請不同背景人士分享故事,有可能是難民、殘疾、跨性別,並鼓勵人們不止借閱,更可以大膽提問,創造雙方的深度交流。這個概念如今已擴展到70多個國家,台灣也是其一。這次為大家挑選三間台灣的真人圖書館,有機會不妨去借一個故事來聽聽吧!
「芒草心」是一個協助無家者和貧困者自力更生、重返社會的非營利組織,為這些身不由己的族群提供一個機會,並藉由各式體驗與交流活動,扭轉社會對無家者的偏見,並進一步了解其生活樣態。
每一位無家者都有懷揣著各自的人生光景,他們的選擇背後,更總是有錯綜復雜的脈絡,芒草心所策劃的「真人圖書館」,讓無家者親自說出自己的故事,透過面對面的交流,都讓冰冷的社會多了點溫暖與同理。此外,2019年「芒草心」也開始舉辦「真人圖書館全台巡迴」,帶著無家者到台灣各地獨立書店,將故事帶到社會各角落,創造對話。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HiddenTaipei/
在Airbnb成名之前,沙發衝浪(Couch Surfing)早已盛行多年,然而旅人除了免費借宿,還能為當地做出什麼貢獻嗎?2014年,曾在雲林大埤鄉服替代役的楊宗翰突發奇想,邀請借宿他家的沙發客到國中跟學生聊聊天,沒想到卻意外演變成一個全國性的計畫。
「沙發客來上課」這個計畫主要是帶異國旅人到偏鄉的國高中與高職分享生命故事、自身專業、文化交流,不僅開拓偏鄉學生的視野,帶來人生啟發與靈感,也為沙發客帶來生命中無可取代的獨特體驗。如今沙發客已連結全台近20多所學校,媒合上百位旅人進到教室分享故事,因為疫情關係,現在該組織也會開設線上課程,邀請有興趣的一般民眾也能參與,閱讀不一樣的故事。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ulturediving.tw/
有別於上述的非營利組織,靠著眾人自發地意願促成一個個故事的傳遞,「新北市真人圖書館」則是政府官方負責企劃與推動。現代人因為網路發達,加上疫情影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越來越疏離,為鼓勵民眾不只要閱讀,更要面對面溝通,該圖書館策劃「真人圖書館」交流平台,讓不同社會文化背景的人,有機會互相交流。
該圖書館的真人圖書選項包羅萬象,有腦血管瘤患者、木雕藝師、客語薪傳師、政治受難者⋯⋯,每一本都擁有豐厚的生命故事,館藏也持續新增中。該圖書館採預約制,每次借閱限30分鐘,並鼓勵大家不以貌取書,並抱持真誠交流的心來閱讀。
官網:https://activity2.library.ntpc.net.tw/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