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捨離」是近年熱話,但如果說人際關係也要斷捨離,聽上去會太狠心嗎?差不來到年末,不如來一場「關係版本」的大掃除吧。

成長的過程中,世界一直教導著「人脈是資本」。我們漸漸學會要迎合別人的期望,當個乖寶寶。有時候,為了維繫關係,我們習慣對別人的請求來者不拒,無論對方是上司、同事、朋友、情人……我們都成了 Yes Man。每天都忙著對別人好,然而,內心真的為此快樂嗎?

斷捨離的其中一個核心精神,就是擺脫對事物的執著,讓自己的靈魂重新自由。如果有些關係明明充滿傷害、破壞、背叛,卻還不斷拖拖拉拉。那現在也許是時候靜下來,面對這些人,找出自己的真實需要。還經營這些關係,是因為愛對方、不願變化,還是害怕孤獨?臉書上的「朋友」,是一個數字,還是真的友誼?

朋友和自我不是敵對的,但當因為朋友而失去自我,就是時候處理一下了。

韓國心理諮商師朴民根就在著作《我也不想一直當好人》中提出了 5 個為關係斷捨離的心法:

-練習「拒絕」:嘗試擺脫「忍忍就好」、甚麼都說好的習慣,適度地提出拒絕。

-朋友不用多:發現朋友有很多種。有些人可以甚麼都聊,有些人就只能說些客氣話。如果聊也聊得不爽快,就不用因為「他是我的朋友」而勉強經營。

-不必和每個人都合得來:真正的社交達人沒多少個,我們也沒必要以犧牲自我,去維持那麼多關係。合則來,不合則去。

-放下輸贏:人生就是由無數的輸羸交織而成。每個人也是獨特的,沒有甚麼好比較,不用與自己和別人過不去。

-學會原諒:怨恨太多時,會讓自己也成為情緒的奴隸。事情發生了,就接受吧,就當是人生的一堂課。

要與一些人說再見,內心總會有點不捨。《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中,日本整理專家近藤麻理惠(Marie Kondo)在決定斷捨離後,都會向物品表達謝意。我們也可以與每個人說聲謝謝(在心裡也好,說出口也好),感謝他們成就了今日的自己。要知道,放下關係,不是要抹殺回憶,或否定從前的美好,而是單純的把主角的位置還給自己。

關係講究緣份,讓我們相信,如果真的有緣再見的話,未來必會再見。2021年,讓自己身心靈都有個新的開始。寶貴的時間,就留給最值得的人吧。

Photo/Unsplash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0 0 votes
文章評分
訂閱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