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喜歡和你在一起,我只是也需要獨處的時間。 』或許是擔心說出這句話會被誤解,因此選擇了無視自己需要喘息空間的需求,滿足愛人、家人、朋友的期待。選擇自我犧牲,虧待了自己又無法平復心態,從而轉化成對他人的不滿,會變成這段關係的病因。

#1 建立獨處習慣

社會普遍能接受他人陽光正向、熱愛交際的一面,而內向沉靜往往帶給人負面的感覺,甚至當你和家人或朋友說『我想要獨處一下』都會引起他們的擔憂——『是哪裡不舒服嗎?』、『我做錯什麼了?』面對這樣的回應,雖然心裡知道他們是出自好意,卻也讓你倍感壓力。這時還是要先果敢踏出第一步,和他們共同建立『你有偶爾獨處的習慣』的認知,並長期培養這種默契。讓他們知道為你留下這樣的空間,會讓你感到舒適和快樂。

2#讓他們明白你的需要

大部分的擔憂驚慌其實是因為不夠了解,也可以讓他們知道你想要做些什麼,譬如就是喜歡安靜地發呆、需要沉澱和反思、或認真地思考某些事情。如果他們愛你、在乎你的感受,必定會更傾向和你一起營造舒適的關係,加以配合,而不是只關注自己在關係中的需求,以『關心』進行情感勒索。

3#建立溝通習慣

難以表達自己的獨處需求,在於過往的不敢表露,和擔心引起別人不滿或誤解。如果你平時面對關係問題,就非常樂意透過溝通與對方一起對症下藥,那就為你這個人的處事作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從而讓人感覺更信任與安全,更樂於讓你自由。

其實在關係中令人害怕的往往是迴避、隱藏和背叛,但如果你讓對方了解你所需要的獨處與這些無關,並讓他們了解你的需求、信任你的處事作風,便能促成一段舒適的關係。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0 0 votes
文章評分
訂閱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