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將「我都好想做運動。」掛在口邊,但永遠都沒有踏出你運動的第一步?相信超慢跑是你Move的第一步。
超慢跑這一個詞彙源自日本,由眾多的科學分析得出,超慢跑有效減重、增加體能、改善生活壞習慣…..等。慢跑本來就是「慢速跑步」的意思,而在「慢速跑步」的前面,刻意再加上「超」來形容,有它的理由,超慢跑是用非常、非常緩慢的速度在跑步。這個速度甚至可以慢到被快步走的上班族超越,這就是超慢跑。
到底有多慢呢?可參考一下慢過快走。
愈是想努力跑步,負面意識就愈為強烈,有點不足的運動程度才是剛剛好。
超慢跑這一個詞彙源自日本,由眾多的科學分析得出,超慢跑有效減重、增加體能、改善生活壞習慣…..等。慢跑本來就是「慢速跑步」的意思,而在「慢速跑步」的前面,刻意再加上「超」來形容,有它的理由,超慢跑是用非常、非常緩慢的速度在跑步。這個速度甚至可以慢到被快步走的上班族超越,這就是超慢跑。
到底有多慢呢?可參考一下慢過快走。
超慢跑這一個詞彙源自日本,由眾多的科學分析得出,超慢跑有效減重、增加體能、改善生活壞習慣…..等。慢跑本來就是「慢速跑步」的意思,而在「慢速跑步」的前面,刻意再加上「超」來形容,有它的理由,超慢跑是用非常、非常緩慢的速度在跑步。這個速度甚至可以慢到被快步走的上班族超越,這就是超慢跑。
到底有多慢呢?可參考一下慢過快走。
愈是想努力跑步,負面意識就愈為強烈,有點不足的運動程度才是剛剛好。
這是因為使用的肌肉不同,超慢跑即便速度再慢,每一步都必須確實抬起大腿,此時使用到臀部、大腿前面的肌肉,還有從脊椎骨延伸到大腿骨,連接上半身與下半身稱為髂腰肌的肌肉。不管是哪一個,都是身體的大塊肌肉。
健走的話,基本上不會使用這些大塊肌肉。前進時,左右其中一腳必須接觸地面的是健走;前進時,左右雙腳有瞬間離開地面的是慢跑、快跑,後者需在適當的時機活動髖關節與膝關節,使用到這些骨頭周圍的大塊肌肉,能量消耗量比較大。
我們的身體從事激烈運動的時候,會使用醣類比較多;從事緩和運動的時候,會使用脂肪比較多。以脂肪做為主要能源的理想運動程度是,不堆積乳酸的臨界跑步速度。具體來說就是,能面帶笑容哼歌、聊天的跑步速度,這就是所謂的超慢跑。
以每週三次的頻率持續兩週,讓身體習慣跑步。當覺得自己可以再跑更多的時候,請不要增加速度,而是延長跑步的時間,保持原本的速度。從一天十分鐘的超慢跑開始。
看完如此簡單的超慢跑,跑鞋Ready?
p.s. 運動服裝都設計得如此美輪美奐,教我如何不愛運動。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