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式美學已經引領世界潮流好一段時間了,許多人也在這樣的風氣下,憧憬著美式、英式或者法式…等風格與元素。也許是時候回過頭來,重新檢視東方文化的美學元素,並且思考如何揉合於現代的設計思維中,兼具實用性以及文化的傳承性。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三個來自於台灣的設計品牌,以傳統東方文化與材質為基底,其中悄悄的蘊含著對於生活的哲學,同時回應現代風格的簡練精神,激盪出別有風格的作品,開創出獨特的品牌立意與走向。

柒木設計Kimu

柒木設計團隊,總共有三位設計師,分隔台灣與芬蘭兩地,卻依然無時差的分享與交流著彼此的想法,時時刻刻懷著當初建立此品牌的初衷- 想要有一件可以堅持一輩子的事。

三位設計師具有能相互共振的頻率,都懷有著一身的老靈魂,述說著對於生活的眷戀與想像,將這份共鳴釋放於作品當中。希望藉由美好的尋常物件,陪伴人們細緻的生活。

柒木設計最為著名的一項作品-上下花器,源於一個單純的執著。

打破傳統花器的陳舊外觀,易碎卻沈重的型態,在重新認識花草以及學習花藝的過程中,思考如何讓花草綠意更容易融入於生活當中。設計師決定先從外觀開始突破,將花器原有的容量抽去,留下如燈籠骨架的線性輪廓,其中帶有將東西方不同的花器文化意象模糊化的意圖。

在不斷的實驗過後,設計師們發現,簍空的特性,為花藝的插作型態,帶來更大的變化空間。每一格線框,都能成為花草的支撐點,花草的放置因此不再受花器的瓶身限制,悠遊於虛與實的空間當中,不知不覺中提升了花藝思維的深度與廣度。

上下花器不僅突破了瓶身的限制,也給予了人們依照心情,任性變化的權利。功能如劍山的木製容器,能自由的擺放於瓶身當中,或者作為瓶口插作處。提高容器的可變性,使上下花器能接納更多類型的花材,讓他們都能擺出最佳的姿態。

在上下花器獲得好評後,柒木設計並無懈怠之意,緊接著與樹火紙博物館合作推出了扇燈系列。將傳統造紙工藝與工業燈具結合,藉由紙張的半透光性質,講述關於朦朧的浪漫故事。

在東方傳統文化中,紙扇與門框的紙窗都是極具文化代表性的象徵。扇燈製造出柔和隱微的光線,表達著內斂而羞赧的情感,曖昧而引人注目。無論置於高處抑或低處,皆能為空間帶來寧靜私密的氛圍,使人卸下心防,將白日裡的緊張釋放。

手工纖維紙製成的燈罩,具有淡雅的米色纖維肌理,透過燈光的照耀,光影成為材質最佳的載體,輕柔的展示著材質紋理的魅力。扇燈充分的展現了柒木設計將東西方文化價值匯流整合的功力,取材自東方的傳統材質,輕盈的置入西方現代線條當中,使其不受限於空間的風格,不露痕跡的傳承著傳統的文化價值,為空間注入詩意。

3,CO

陶瓷一直是東方愛用的材料之一,至今我們的生活也仍離不開陶瓷器具,而東方的陶瓷與西方的瓷器有著很大的差異性,東方文化特有的純淨無爭,也能從瓷器窺知一二。3,CO集結了多位藝術家,為新時代的瓷器,在思考與保留東方文化傳統價值的原則下,注入屬於當代凝煉出的哲學思維與生活態度。

3,CO中的3,代表的是藝術、設計、與生活,CO則代表著聯合、結合之意,簡練扼要的闡述了品牌的精神,致力於提供美學的交流平台,讓創作者與使用者能在此相遇。

3,CO的瓷器有著同樣的口吻,沉靜、簡約並且永續,試著企及最接近純粹本質的模樣。器皿除了乘裝物體,也多了擺飾品的身份,即使僅是單純的擺放,都能成為空間中美好的一景。

3,CO的器皿多有中國水墨之意象,多以黑白灰為基調,力求將自然景致透過物件再現於空間中。藝術家們將雕塑的力道轉譯成器皿的柔和與穩重,探求對稱與不對稱之間的平衡點,引領瓷器緩緩步向解放之路。

Kamaro'an住下來吧

最後要介紹的品牌,來自於最靠近太平洋的台灣東岸,來自於阿美族的古部落-港口部落。 Kamaro’an在阿美族語的意思是,「住下來吧」,是一句真摯的邀請。

來自家鄉的記憶,深存於土地、山林、大海中,祖先悠遠的生活印記,在製作日常容器中蘊藏的文化意涵,省去為了迎合市場機制的精雕細琢,僅是順著部落的流傳的工藝與文化,設計師們陪同部落中的工藝師傅,一同找尋傳承與創新的可能性,發展出簡約而別致的日常生活器物。

輪傘草,是阿美族傳統的工藝材料,一直是編織夏日涼蓆不可或缺的角色,草蓆的編織,也是部落婦女必備的技能。Kamaro’an與部落的編織工藝家合作,將輪傘草編織與簡約的金屬框結合,使編織的工序時程得到簡化與加速,輪傘草產品因此得以有系統性的小量生產的可能,進而發展出輪傘草編織的新突破-Riyer 浪草燈。

他們說,要編織好一盞浪草燈,並不難,難的是如何把心靜下來。部落的工藝家時常望著太平洋的浪,吹著海風,哼著部落歌謠,時而與身旁的人聊上幾句,手上的活卻從未停下,細密而精準。偶有心事時,便靜默如木的編織著,把在這片土地的故事,絲絲編入每一盞燈中。

Riyer 是海洋之意。吹著海風的輪傘草,從夏日涼蓆中蛻變成一盞盞狀如浪的編織燈具,生於此,亦終於此。

另一項輪傘草產品,Faho storage 桌上風景,一反以往置物盒中空的邏輯,看似緊密排列的輪傘草,總能為新成員挪動出專屬於他的空間。無論是成為筆筒,亦或是插作花草的容器,都能順理成章,相互融為一體。

直立或者平放,功能性也隨之轉換,也能搖身一變成為散發淡淡草香的名片或卡片夾。屬於天然材質的輪傘草,養護起來並不算困難,保持乾燥是唯一的需求,如若因為過度潮濕而產生霉斑,僅需以濕布輕輕擦拭,然後以日光曝曬數小時,便會回到初新的樣子了。

以工藝設計產品作為出發點的Kamaro’an,堅信工藝源自於生活,同時藉由工藝,讓部落的青年與都市的人們,得以接觸與認識部落歷史,期許精緻的工藝設計能為部落產業帶來生機,讓文化得以永續的流傳,入深且廣,直至成為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

在全球化的時代,許多屬於當地的文化都在漸漸地流失,幸而有人能重拾傳統文化的價值,建立起與商業機制的橋樑,秉持著不失去本質的原則下,展示於世人。讓折衷立意於美好的初衷之上,何嘗不是立身於時代洪流的方式之一呢?

via:

柒木設計    3,Co    Kamaro’an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0 0 votes
文章評分
訂閱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