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高敏感族的自己,在「高敏感族」這個名詞出來之前是不了解自己的。

覺得自己很難搞、很敏感,同時自己也不了解這個心理現象為何會如此,只好自嘲自己是在關係中較為龜毛的人,或是在關係中掌握不到相處訣竅與進退拿捏,而時常感覺彆扭或是無地自容。久而久之發現進入戀愛狀態的自己不但在關係裡辛苦萬分,就連要打算退出時,心理的割捨與遺留下來的記憶也較深刻且時常被生活中的蛛絲馬跡勾起回憶。
覺得自己很難搞、很敏感,同時自己也不了解這個心理現象為何會如此,只好自嘲自己是在關係中較為龜毛的人,或是在關係中掌握不到相處訣竅與進退拿捏,而時常感覺彆扭或是無地自容。久而久之發現進入戀愛狀態的自己不但在關係裡辛苦萬分,就連要打算退出時,心理的割捨與遺留下來的記憶也較深刻且時常被生活中的蛛絲馬跡勾起回憶。
身為高敏感族的自己,在「高敏感族」這個名詞出來之前是不了解自己的。
覺得自己很難搞、很敏感,同時自己也不了解這個心理現象為何會如此,只好自嘲自己是在關係中較為龜毛的人,或是在關係中掌握不到相處訣竅與進退拿捏,而時常感覺彆扭或是無地自容。久而久之發現進入戀愛狀態的自己不但在關係裡辛苦萬分,就連要打算退出時,心理的割捨與遺留下來的記憶也較深刻且時常被生活中的蛛絲馬跡勾起回憶。
高敏感族談戀愛的時候陷的比較深,卻也比較怕談戀愛,因為在其過程中將要釋放的情緒深度與複雜度會超乎自己的想像,也因為對他人的情緒起伏較旁人敏感,不但要關注別人同時又要受自己的生理與心理反應所影響,可謂辛苦不已、多頭蠟燭燒。
隨著時光歲月的流逝,自己的生活態度與愛情觀不知不覺也變得較年輕時豁達,再加上近年來心理書籍的普及,人們也對自己的心理態度好奇度大幅提升,對於自己的心理傾向也多了更加了解自己的通道,因此這更加不是難事。
如果自己“毛“很多,在踏入關係前先對自己或人性有初步的認識基礎,就會比較知道自己介意或是受影響的點在哪裡,一開始先將規矩表明清楚,也才不會讓對方無意識之中踩雷,讓自己平白無故地承受無謂的難受或是心理壓力。
●因為投入成本高所以須慎選戀愛對象,在認識對方時傾聽對方的工作史可以約略了解對方的個性與價值觀、避開對任何事物成癮的人、當心極度在意自己身體和外表或話題只圍繞自己的人,那通常會讓高敏感族付出過多的心理成本。
●留意你看待自己性格的內在偏見以及對伴侶的性格偏見,偏見通常來自不同視角的觀看,例如龜毛、要求多的另一面有可能是代表「細心設想、妥貼」或是負面的「想太多或過多焦慮」,沒有絕對的好或壞的價值觀評斷。
●不要把每項缺陷都看得鉅細靡遺,高敏族觀察力仔細且深刻,卻也容易將細節與經驗烙印在自己的心裡久久揮散不去,因此保有自己絕佳的觀察力,但不輕易升起評判心,對高敏族而言是需要練習的關係相處能力。
延伸閱讀: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