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世界大大感動
巧手打造迷你世界
複合媒材創作
帶來不同的視覺饗宴
生活中的美食們
以袖珍藝術立體呈現
一個很美很小的世界
袖珍藝術在歐美風行四百多年歷史,在日本是一項頂級手藝,袖珍藝術創作取材多仿自真實物品,現最普遍的規格,嚴守十二分之一的比例,屬跨材質的綜合性工藝。
小小世界大大感動
巧手打造迷你世界
複合媒材創作
帶來不同的視覺饗宴
生活中的美食們
以袖珍藝術立體呈現
一個很美很小的世界
彷彿被縮小燈照過般,不可思議的呈現眼前。
袖珍藝術在歐美風行四百多年歷史,在日本是一項頂級手藝,袖珍藝術創作取材多仿自真實物品,現最普遍的規格,嚴守十二分之一的比例,屬跨材質的綜合性工藝。
現今在台灣已有為數不少的愛好者,為發展出屬於台灣的袖珍藝術正默默耕耘中,郭桄甄老師即為其中一位,期望能藉由參展、開授課程,把這項精緻藝術與更多人分享。創作逾二十載的䄂珍藝術家 郭桄甄,別於一般人可能只是將袖珍創作作為業餘興趣,而她卻是將其作為正職、將所有時間專注投入於此。
以袖珍藝術將夢想立體呈現,巧手打造迷你世界,運用複合媒材創作,將生活中息息相關的事物縮小呈現。透過袖珍藝術,完成自己的夢想,彷彿躲進一個迷你世界,實現不同的夢想,帶給大家不可思議、不同的驚奇與感動。
從小便喜歡玩森林家族、樂高等小玩具,對於微型的模型特別感興趣。從拾起一本關於袖珍藝術的日文書開始,展開對於袖珍藝術的摸索,素材的取用、從學習黏土開始著手,便這樣踏上袖珍創作之路。
小時候,我們是否都有個夢想?可能是幻想著長大後開一間咖啡廳、麵包店或是經營一間美甲店等,透過興趣、努力完成自己夢想、實現感動。
以袖珍方式將小時候的夢想付諸實現,做一間屬於自己的店舖,可能是一間花店、麵包店。透過不同的主題創作,彷彿自己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店鋪老闆。
–日常生活小物:運用黏土、異媒材,將傢俱、情境呈現,貼近生活且變化性高,特別是以「吃」、「食」主題。較少以「人物」作為主軸的原因,是希望能在作品的場景空間上有更多的想像,而不會被人物所拘束住。
–日式雜貨風格:以生活中的小雜貨、乾燥花,如麵包店、花店等作為創作主題。像是有客人會特別要求訂做食物的作品,如「法國麵包」一個、「香腸」兩串、「臘肉」一片等,於是在著手製作後交給客人的那種感覺,形同自己是賣食品商人,透過迷你的世界,成為蓋房子的人、店鋪老闆,一種置身各行各業的感覺。
郭桄甄創作逾二十載,初期袖珍藝術並不普見,在素材、資源收集尋找上的困難是給老師印象最深刻的。不禁讓老師想到當年「台北袖珍博物館比賽」的一項參賽作品。有別於大多以歐美、華麗風格的參賽作品,郭老師回歸台灣社會的樣貌,以外公家附近菜市場的雜貨店為創作的作品。其中沙拉油的透明瓶罐,當初很少有這樣的配件跟技術,過程中嘗試許多素材所呈現出來的感覺,透明黏土用熱水煮過後變柔軟方能捏塑,在溫度熱的狀態下捏塑避免冷卻定型,尋找透明質感、特殊的黏土滿具挑戰性。
「用一張照片,將真實的房屋縮小還原呈現」
這是一位孩子拿著一張老照片,希望我將照片中的房屋,以袖珍藝術創作呈現,將這個作品送給他媽媽,因為那是過世的爸爸與媽媽的回憶,這算是我遇到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創作經驗。
一磚一瓦、鐵窗、大紅色的鐵門等,將屬於他們回憶中的畫面一一立體呈現,很感動、有價值的一個作品。沒有想過,原來從事袖珍藝術的工作,也能還原歷史、保留回憶,勾起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記憶。
–現任日本ドールハウス協会台灣支部長(日本袖珍藝術協會)
–中華民國紙黏土協會合格講師
–日本人形學院合格證書
–日本DECO黏土合格證書
–全國袖珍藝術創作大賽優選
–多項展覽經驗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