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靈感
網美世界真真假假,由《電影英格麗向西》告訴你

你是網美嗎?或者,你也想成為網美嗎?你是否曾經估算過在一天當中,花了多少時間關注在社群網站的資訊更新,流連忘返於一張張美麗的臉孔,幻想自己也置身於那些看似美好而無瑕疵的生活當中?在做每件事情的當下,你在意全神貫注於其中的感覺,或者更在意如何將其拍照並且美化,放上instagram等待讚數的增加?

你是網美嗎?或者,你也想成為網美嗎?你是否曾經估算過在一天當中,花了多少時間關注在社群網站的資訊更新,流連忘返於一張張美麗的臉孔,幻想自己也置身於那些看似美好而無瑕疵的生活當中?在做每件事情的當下,你在意全神貫注於其中的感覺,或者更在意如何將其拍照並且美化,放上instagram等待讚數的增加?你是否還記得該如何好好的欣賞自已,而非倚靠他人的讚美來感到自信?這些看似銳利的問題,在電影《英格麗向西》中,導演並不避諱如實且赤裸地向觀眾提問。

女主角英格麗是個重度社群軟體上癮者,在現實生活中並無交心好友,在唯一依賴的母親過世後,每日最重要的行程便是隨時滑動屏幕,在當紅軟體-instagram上搜尋美麗的臉孔,令她心生羨慕的生活照。對自己毫無自信並且害怕寂寞的英格麗,將一個個光鮮亮麗的網美視為自己的人生導師。在英格麗心中,唯有受到眾多粉絲的關注,才能感受到被愛的感覺,甚至是存在的意義,而複製與模仿是她唯一能想到的方式。

電影一開始,英格麗衝進一場婚禮朝著新娘大吼,怒罵對方竟然沒有邀請自己出席婚禮,以一個驚悚事件破題揭示英格麗最大的矛盾,她竟將一個在社群上互動僅五小時的對象視為摯友。摸不清現實與虛擬世界之間的距離的英格麗,雖然被送往精神病院療養,但自卑感卻不是暫時的隔離或者服用藥物便可驅逐。出院後的英格麗馬上就尋找到下一個新女神 – 泰勒,來自加州的網美英格麗在用盡心思後,果真如願的成為泰勒的「閨蜜」,甚而出現在泰勒的Instagram的頁面上,並且被標註,也許這是英格麗一生中最讓她感到幸福的一件事了吧。直到另一位追踪人數更高的名人出現,這次卻變成泰勒成了追隨者,想盡辦法與那位名人攀上關係,並且與此同時,拋棄了英格麗。

在電影的最後,英格麗再也無法承受心中反覆的失落感,與巨大的空虛寂寞感,她決意踏上尋短之路。死前英格麗終於願意面對內心最赤裸的自己,並且將泰勒以謊言堆砌的美好生活假象一一揭穿,將泰勒硬生生地拉下神壇,訴諸於眾,兩人之間其實並無不同,不過都是曾經懷著夢想來到加州的鄉下女孩。她將這段自白錄影後放上了她最依賴的社交軟體,之後便服藥自殺。相信不只英格麗,旁觀者如我們,都以為一切都將劃下句點,沒想到這段真誠的告解卻使英格麗成為網路中競相討論的大紅人!最後一幕,英格麗盯著屏幕上不斷增加的追踪人數,以及熱情的留言,一則又一則的跳出,她笑了。

英格麗最後的那抹笑,究竟意味著什麼呢?導演並沒有給予我們解答,卻以一記回力鏢,再次給予我們重擊,將他想對觀眾提問的問題,深深烙印在我們心中,也或許答案一直都在我們心中,只是我們遲遲未去正視而已。

1.與其欣羨模仿,不如找尋自己的風格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魅力與特質,一味的複製與模仿,容易將具有辨識度的個人特色掩蓋。欣賞他者的過程必然重要,但從中練習找尋適合自己的風格與路線,才不致於讓自己迷失在名氣的光環底下。電影當中,導演讓終於回歸真誠的英格麗受到大眾的喜愛,便是暗示著唯有褪去所有包袱,展現屬於自己的樣貌才是最迷人的。

2.藉由外人來肯定自我,不如向內確立自我價值

大多數人都喜愛被掌聲圍繞,被投以目光,但數位時代社群媒體的發達,不僅讓全世界的資訊得以迅速交流,也讓人人都養成了追求短暫性視覺刺激的習慣。單純的相信著屏幕上滑過的資訊與照片,背後的真實性卻鮮少有人思考,掌聲與關注漸漸地變得廉價,追踪人數等同於被受到多少肯定的依據,對「粉絲」的渴望從生活所及遍布世界,無窮無盡。但,有這麼多人喜歡著你,你,喜歡你自己嗎?

3.生活是為了自己,而非為了分享

學著減少分享吧,將專注力投入於做每件事,到各地旅遊的當下。放下手機,停止將照片傳輸到的Instagram,讓自己不再關注有人按了贊,有誰來留言,學著將時間與空間,留給自己,便是善待自己與愛自己的開始。

Photo:pinteres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0 0 votes
文章評分
訂閱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