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遞嬗好像不能作為成長的表徵,但透過閱讀同樣一本書,的確可以看到與過去的自己不同之處,可能是當初的疑惑有了答案,可能是不理解的也漸漸讀懂了,又或者是,對於角色說了哪句話、做了某些事,有了不同與以往的全新的理解 

「並不是一切都消失在了時間的長河裡。那時,我們堅定地相信某種東西,擁 有能堅定地相信某種東西的自我。這樣的信念絕不會毫無意義地煙消雲散。」 -《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

閱讀第一本村上春樹的書《挪威的森林》剛好是十年前,我十三歲的時候,上春樹的作品在台灣走紅的那幾年,應該等同於書籍市場的黃金年代,的確是每出版一本爆一本啊,無法確切地說出這十年以來自己到底變得如何了,但閱讀本身就不是為了獲得什麼吧,書籍是記憶的載體,透過反覆閱讀同樣的的文看到過去的身影,那些經歷過的傷痛、對於無知的恐懼、未來的迷茫與期待,最後都與時間的長河一同流逝了,對我來說閱讀的意義,僅是更確認自己真的喜歡看書這件事吧 

「在我們尋找,傷害,背離之後,還能一如既往的相信愛情,這是一種勇氣」 -《挪威的森林》

閱讀村上春樹的書,並不會讓悲傷從此消滅,但他給了我另一個角度看待這個世界,再也不懼怕未知,因為你知道自己有勇氣可以面對一切。 

「所謂人生,無非是一個不斷喪失的過程。很寶貴的東西,會一個接一個,像 梳子豁了齒一樣,從你手中滑落。取而代之落入你手中的,全是些不值一提的 偽劣品。體能,希望,美夢和理想,信念和意義,或你所愛的人,一樣接著一 樣,一人接著一人,從你身旁悄然消逝。」 -《1Q84》
往下你必須成為這個世界上最頑強的人,不管怎麼樣。因為這個世界沒有你 賴以存活之路,為此你要理解頑強是怎麼回事。」 -《海邊的卡夫卡》

人就是這樣一邊失去一邊活著的,人生並不會平白無故地擁有希望,而是在遺失與獲得的縫隙裡,不停尋找自己的信念。 
 
如同村上春樹經常在作品裡討論的,意義與非意義之間的關係,讀書並不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讀很多書也不代表人格高尚,單純追求意義本身只會越來越空虛,閱讀為我們帶來更多思考,為漫長的人生添加樂趣,追求真理的路途又長又寂寞,若有一個作者,他所出的文字能陪伴你走一程,在迷失的時候能夠想起書裡的字句,於是又有了新的力量足以繼續前行,我想這就是文學的珍貴之處。 

「人在瞬間就變老了,我們的身體無法回頭地時時刻刻步向隕滅,當我們閉眼 片刻,再次睜眼時,會發現許多東西已消逝,被深夜的強風吹襲,他們—有既 定名稱的和沒有既定名稱的—全部了無痕跡地消失了,我們身上當時真正發生 了什麼,有誰能夠明確斷言?」 -《第一人稱單數》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0 0 votes
文章評分
訂閱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