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末日進入倒數,這是人類不得不正視的現實問題,世界各地的人們,想盡辦法喚起人類的危機意識,紐約市中心立起了「氣候時鐘」,倒數地球毀滅的到來。在澳洲,則有一群人致力於海洋生態平衡,在北部的海底建起了博物館,將生態保育觀念與藝術、旅行體驗結合,向世人宣揚海洋保育的重要性。

隨著潛水天堂大堡礁的珊瑚白化情形越來越嚴重,海洋污染、溫室效應所造成的海洋生態失衡,不僅威脅到海洋生物,更危及整個地球的生態鏈,讓世人不得不重視環境保育議題。座落於北昆士蘭沿岸城市湯斯維爾(Townsville)的「海底藝術博物館」(The Museum of Underwater Art ,簡稱MOUA),一座為了海洋生態而建立的藝術博物館,來得正是時候。

博物館內的雕塑作品,分別置放於四大展區:「珊瑚溫室」、「海洋警示燈」,另有兩座裝置,即將在2021年於棕櫚島和磁島亮相,而這些精采的作品皆是出自水下藝術家Jason deCaires Taylor之手。

「珊瑚溫室」位於大堡礁海洋公園中心約18公尺下之處,藝術家以不鏽鋼、混凝土打造一座溫室,裡頭站了20個雕像,都是以海洋研究人員、海床清理人員等海洋工作者為雛形,也有些年輕學生穿插其中,象徵著交棒下一代,讓他們一同認識海洋之珍貴。為了與海洋生態合一,藝術家也做了許多巧妙設計,如雕像的酸鹼值被調降為中性,整個溫室和雕像中也暗藏網狀設計,方便海洋生物穿梭覓食、躲避天敵,也利於珊瑚自然生長。

這座博物館不僅著重海洋生態,也與當地的烏古魯卡巴(Wulgurukaba)原住民合作,促進原住民經濟永續發展。在海面上所站立的「海洋警示燈」人像,也是以烏古魯卡巴(Wulgurukaba)原住民Takoda Johns為原型,他曾為族人在湯斯維爾爭取居住權,是當地原住民的精神人物。而這個雕像身上裝置了202個由太陽能供電的LED燈,會依海洋水溫改變顏色,從藍、黃、橘,到最高溫的紅色,以多達十種顏色警示,提醒著人們水溫對海下生態的影響。

另外位於磁島的半沉式巨頭雕像,將由當地藝術家繪製原住民開天闢地的故事;棕櫚島上則將建置100個水下雕像,每個雕像都是真實的烏古魯卡巴人,身體呈祈禱姿態,似乎在為地球生靈祈福,預計於2021年12月完工。目前博物館提供三種探索博物館的方式,包括徒步、搭船以及潛水,需事前上官網預約。

這個由四個展覽組成的博物館,將成為一個對話平台,讓年輕學子、海洋研究人員、觀光客,都能在這裡感受到海洋之美,同時意識到海洋生態問題,並同時促進當地原住民經濟發展,達到永續發展的目的。

官網:https://www.moua.com.au/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0 0 votes
文章評分
訂閱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