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北,要我說最有穿越到異國旅行之感的小鎮,不是那些復古的日式建築聚落,而會是「緬甸街」,也就是落在新北市中和區的華新街。這個位於捷運黃線終點站南勢角站大約十分鐘腳程的小聚落,聚集了50、60年代陸續從緬甸、雲南返回台灣的僑胞們,在這裡開設了奶茶館、金飾店、小吃店、雜貨店、佛堂⋯⋯等,逐漸形成一個大型的社群。這條街用走馬看花的話,10分鐘就能看完,但若能在這裡花上半天細細探索,會發現這裡簡直是緬甸的文化縮影。
夏天的緬甸街特別有味道,蒸騰的熱空氣中,飄散著混合著咖哩、洋蔥、香茅等香料的氣味,沿街的商店都掛著寫有緬甸文的招牌,街上擦身而過的人們,大都說著陌生的緬甸語,土生土長的台灣人來到這裡,反倒有種異鄉人之感。許多台灣人來到此,經常會對這太濃烈的異國氣息卻步,尤其是看著緬甸文菜單,聽著店家說著緬甸語,更讓人陌生。筆者小時出生在華新街附近,對緬甸文化不熟悉時,也有同感,只敢進去有寫中文的雲南料理用餐,長大後冒險精神多了,進到緬甸華僑多的店家後發現,其實所有店家老闆都會中文,即便帶著口音,但都相當親切熱情。其實總歸一句,只要抱著出國旅行的心情,敞開心胸了解各種陌生的事物,就能在這裡獲得非常豐富的體驗!下面介紹五個緬甸街的特色,出發前一起來做功課吧!
#1 來份緬甸奶茶配烤餅吧!
從早晨開始到下午,緬甸街沿街的奶茶館座無虛席,大多都是中年男子,這是由於緬甸人屬男主外的文化,奶茶館又相當於社交場合,如同歐美的咖啡店,因此人們會來此交換資訊,還有家鄉的消息,聯繫情感。
緬甸奶茶承襲自印度茶文化,跟泰奶一樣會添加煉乳,不過更著重保留茶的澀味,所以在地人大多點熱奶茶來喝,如此才能品味出熱氣所烘托出的茶香。喝茶時,大多會配烤餅或煎餅,在緬甸街,常見的口味為豌豆泥、咖哩、砂糖等三種口味,搭配煎或烤不同料理方法,各有特色。筆者我個人相當喜歡在假日來到緬甸街吃早午餐,點上一盤烤餅、奶茶,再配一碗雞肉麵,就是相當滿足充實又充滿異國情調的一餐。
推薦店家:藍天印度烤餅、大發印度烤餅
#2 早餐來碗麵:金山麵、魚湯麵、椰子麵
除了烤餅配奶茶,大多數緬甸人的早餐,仍會選擇麵類為主,由緬甸華僑所帶來的金山麵、魚湯麵、椰子麵,滿足了思鄉情懷。如果第一次接觸緬甸麵食,建議可以先嘗試金山麵,這是一種寬麵料理,上頭淋上,再拌炒薑黃、醃漬雞肉、撒上爆香的爆香蒜頭與洋蔥,最後以香菜點綴,風味層次十足,喜好重口味,更可選擇加辣,保證胃口大開。
椰子麵和魚湯麵,都是湯底濃郁的米線料理。椰子麵是以雞肉、椰薑、洋蔥等料熬煮,滋味香濃;魚湯麵則是使用魚肉熬煮,加上香茅還有台灣少見的芭蕉莖一起熬煮,鹹香鹹香,還有魚味鮮濃。另外,緬甸人也習慣在吃湯麵時,另外加點水煮蛋和炸物,補充蛋白質營養,也讓咀嚼的口感更多層次。
推薦店家:阿薇緬甸小吃店、金孔雀緬甸小吃店
#3 雜貨店中的東南亞乾貨
來到緬甸街,品嚐了道地的美食,意猶未竟,跟老闆討教了一點緬甸料理的料理方式,想要順道帶一些稀有的東南亞食材,街上的東南亞雜貨店,是最好的選擇。大多數的店家都有販售東南亞料理常用調味料,像是泰式料理中常見的魚露、蝦膏、羅望子、東陽醬⋯⋯等,這裡應有盡有。
近年國外流行的Vegan料理中,總有不少香料在其中,不必去進口超市,在緬甸街,綠豆蔻、茴香子⋯⋯等常見的、稀有的香料一字排開,在這裡可以一次補齊。除了食材之外,諸如印尼炒泡麵、米線、羊奶片、椰棗、乾貨等等,或是各式泰國、印尼、緬甸、越南零食,都讓人大開眼界,開口跟雜貨店老闆們聊聊,他們也總會親切地回答各種關於緬甸文化的小知識,每每在這裡逛一趟雜貨店,都有一種穿越時空的錯覺呢!
#4 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
東南亞外移人口與移工,逐漸成為台灣的勞力主力,增進台灣人與東南亞人士的相互認識與理解,成了相當重要的文化與社會議題。藏身興南國小校門口小巷的「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以緬甸華人聚集地的南勢角為據點,期望促進東南亞文化交流,也讓台灣在地的移工,有了個一解思鄉愁的好去處。這裡堅持所有書籍「只借不賣」,並發起「帶一本自己看不懂的書回台灣」運動,吸引眾人熱心捐二手書,或是旅人從東南亞帶回的書,擴充更多藏書。
除了各種東南亞語言的書籍,或是中文寫成的東南亞文化相關書籍,在書店的二樓,則經常舉辦人文沙龍,由於書店定位明確,主題也主要以東南亞文化為主,包括電影、語言、旅行經驗分享、音樂、飲食、文學、民族議題⋯⋯等;此外,不時也有其他國家的深度文化解析,相對冷門卻扎實的主題,反倒吸引更多同好來參與,活動經常是座無虛席呢!
地址:新北市中和區興南路一段135巷1號
營業時間:週五~日 14:00–21:00
#5 新年狂歡:潑水節
緬甸潑水節是為慶祝緬甸新年的重要活動,在佛曆新年一月舉行,大約在華人的清明節前後,通常落在四月中。在佛教中有淨身沐浴後,前往佛寺浴佛禮讚的傳統,過程中同行的親朋好友也會為彼此灑水,象徵除穢、去霉氣,以全新的自己迎接新年。演變至今,成為盛大的潑水活動,人們會互相潑水以示祝福,也不避他人潑水,以免躲掉福氣。緬甸街身為全台灣最大的緬甸華僑聚落,其主辦的潑水節,自然是最受矚目,每每能吸引大量民眾和東南亞民眾共襄盛舉,年輕人更是有許多新玩法,除了水桶,還有水槍,消防局甚至會出動灑水車,氣氛相當熱鬧且充滿活力。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