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任何一通來電或叮囑,在台留學的我,每逢寒假必然會購票回家的原因,就是因為農曆新年必須回家慶團圓。若你也是華族,也重視農曆新年,想必理解我為何會因為這個日子返鄉,以至於我留台三年卻未曾在異鄉過年。新年對身為華人的我而言,就是一家團聚的重要節日,無論是為了傳統習俗、家庭習慣、忙裡偷閒、還是親情羈絆,反正我就是要回家(任性)。

儘管如此,我在台的日子也足以讓我從友人的口中得知,馬來西亞與臺灣的農曆新年文化習俗大有相似之處(恕我孤陋寡聞,搞不好全世界華人過年過節的習慣都相差不遠)。除了回家團聚,我家與許多臺灣朋友的家庭一樣,也會吃團圓飯、拜天公、拜祭祖先等等。

此外,理髮及美容院同樣會在新年來臨前往來如織;衣飾產業同樣注定大賺一筆;高速公路同樣會被返鄉車輛塞得滿滿;年菜的售價同樣會暴漲。唯一讓我得悉(而且順利記在心上)的一丁點不同之處,那便是關於『紅包』這回事了。在馬來西亞,自小我接過的紅包都是從已婚的親戚手上拿的。『不結婚就不破財』,這種話大人們都不愛聽,但孩子們都曾經在背後鬼鬼祟祟地竊笑著。所以,當我得知臺灣友人工作後就得分派紅包給『較為低齡的親朋戚友』的情況,立即發揮守財奴的本性,將此事記牢了,為我小小的錢包打了個冷顫。

曾有臺灣同學在知曉我家也過年後,恍然大悟:『你是華僑?我以為你是馬來人!』聽了,我也只是微笑作罷。

我向來在人際溝通上落實極簡主義,全球有那麼多國家,一個人對他人的文化又能習得多少?我的想法是,若他人有意了解,有朝一日他必然會了解;若有些事情需他人知曉,有朝一日自然眾所周知。譬如,現在你碰巧得知,我這個馬來西亞人遵照華人新年團聚的傳統——回家過年。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0 0 votes
文章評分
訂閱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