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進入深秋,風景變得蕭瑟,空氣多了涼爽,原本就是個容易感受到孤獨的季節,在大打「愛自己」噱頭的1111光棍節盛行下,多了些熱鬧。不過要我來說,這樣的蕭瑟的季節,又剛好一年之末將近,正是適合思考、自省的時刻。這次要推薦五本代表各種女性面貌的書籍,有樸實細膩的生活故事、幽默的人生建議,也有犀利的女性觀點,以及驚世駭俗的歷史故事⋯⋯,每一本都能啟發我們對自身人生的再思考,在迷惘的人生中,一字一句,都成為一點點明燈指引。

#1《她的名字是》

沒有人察覺的事,不代表沒有問題,有時只是各自在心底暗自翻湧,有時就是靜待一個人將故事訴說,韓國作家趙南柱,就是亞洲女性在等待的人之一。前作《82年生的金智英》不只還韓國,在亞洲地區也收到廣大迴響,今年改編電影上映,即使受到南韓沙文主義網友抨擊,仍收穫亮眼成績,新作《她的名字是》,同樣以平實的文字,寫下女性的日常。《她的名字是》故事主角橫跨九歲至七十歲的幅度,在聆聽六十多位女性的真實故事後,將她們的故事轉化為一篇篇小說,在看似尋常的生活細節背後,窺探女性幽微而細膩的心思,以及世間種種令人心疼甚至痛恨的理所當然,為想說而不敢說的廣大女性們,做出溫柔的正義發聲。

#2《生為自己,我很開心》

說到KOL,總難免帶些負面評價,外表姣好的人多,觀點獨特和思慮清楚到令人佩服的人卻不多,但凱特王卻能兩者兼具。她的文字時常戳破許多女性對愛情、人生、職場的泡泡幻想,還有自我與人際關係上的失衡,也許會隱隱不快,但也不得不認同她在理性思維以及多年實踐下的觀點,進而也想鬆鬆自己僵硬的腦袋和自尊心,讓自己也成為如她一般打從骨子裡幹練而成熟的女性。新書《生為自己,我很開心》,用她一貫犀利的文筆與觀點,提供當代女性另一種人生範本,以知性姐姐的角度,為我們解答人生、感情、職場、自我的各種迷惘,看完各種茅塞頓開,也對三十、四十的生活,有了更多典範想像。

#3《人魚紀》

「我們一生要的,就只是漂亮地走路,沒有別的。」作家李維菁在生前最後遺作《人魚紀》中埋下這一句話,像是給自己人生的一句總結,也像是給世人們的溫暖道別。在這本小說中,以熱愛跳舞的女孩夏天為主軸,環繞著充滿熱忱的國標舞老師東尼,以及教室裡形形色色的學員們,有耀眼的舞者、驕縱的舞伴、甘於平凡的女孩、貌合神離的夫妻,他們相遇、相知又分離,在台北這個繁華城市中,交織出一段段燦爛的故事。作者從國標舞以及身體的概念中延伸出的各種男女關係、女性平權、沙文主義、母女情節、性與身體的闡釋,一句句耐人尋味,也不禁引人思考生活中所面對的各種挑戰面向;樸實卻燦爛的結尾,令人感到安穩和溫暖,是一本想一翻再翻的小說。

#4《斷頭台上的時尚女王》

大時代下的人們,人人都身不由己,即使高位如法國王后瑪麗安東妮亦是如此。瑪麗安東妮十四歲懞懂青春之時,就以奧法政治聯姻的「抵押品」身分嫁進法國宮廷,宮中派系征伐、後宮競勢爭寵,遲遲未有子似的她,該如何在這深宮中佔有一席之地?《斷頭台上的時尚女王》細細剖析她如何在眾人忽視之處著力,用服裝和形象,形塑自己的名聲與政治地位。從早期穿上男裝騎馬打獵,到訂製華服、撲粉白髮,引起宮中競相模仿,民間津津樂道,種種衣著上的突破,在當時的法國王室傳統看來無不是驚世駭俗之舉,在宮廷鬥爭中力爭上游的苦痛與糾結,造就她從懞懂到璀璨,從璀璨終至蒼涼的傳奇人生,令人不禁同情這位總被抹上污名的王妃。不是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是平實順利的,瑪麗安東妮的人生,說不定也能啟發那些身處勾心鬥角職場的女性。

#5《愛呀×美啊×人生哪》

只有「美」實在太無聊,在這百花齊放的年代,活出「怪美」,活出「酷」,挖掘自身最獨一無二無可取代的特質,並瞭解如何去展現自己,才是真有特色。時尚插畫家兼部落客Garance Doré,以《愛呀×美啊×人生哪》總結年輕時到積極闖蕩時尚界那一段燦爛時光,闡述自己跨越各種人生不完美,最後感到釋然甚至綻放自我的過程,是一本迷惘時就特別想拿起來翻閱的好書。Garance Doré在本書中談時尚、談職涯發展、談愛情、談生活、談挑選服裝配件、談挑選化妝品、談如何跟無法符合世俗之美的身體和解,用她獨特的法式自嘲幽默以及南法溫暖個性,鼓舞每位女性活出自己最迷人耀眼的版本。

All Photos by 博客來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0 0 votes
文章評分
訂閱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