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人把「快、快、快」放在嘴邊的韓國,位於首爾的設計工作室OIMU,選擇慢下腳步,輕柔地撿拾起殘落的傳統文化,悉心揉捏出能被現代年輕人欣賞的樣貌。

第一次接觸OIMU,是2015年初夏在弘大附近的「Object」設計商店中,一場名為「UN Factory X OIMU」的火柴工廠特展。最先吸引我注意的,不是工廠重生的動人故事,也不是火柴從一塊木柴到成品的過程,反倒是密密麻麻排列的粉紅色火柴頭,少女心當場甦醒。OIMU很聰明的使用了Instagram世代的共同視覺語彙——粉紅色,抓住現代人的視線,還有像我這般對火柴或任何古老物品特別迷戀的路人。

Shin So HyunJeon Min Seonge共同創立的OIMU,品牌名稱是以“One Day I Met You”的單字開頭組成,簡單的一句話,蘊藏了想好好珍藏日常生活中美好人事物的心意。兩位設計師皆出生於80年代中期,身處在追逐前衛的都市,卻對過去有無盡迷戀,總是在回憶童年美好,或是經常與祖父母長談,一同遙想那年代的生活,並從其食衣住行場景中爬梳設計靈感。

火柴產業從凋零到如今起死回生,其實也不過三年多時間,在我們所熟悉的粉色、淺綠色、寶藍色……等各色火柴以及韓系甜美包裝推出之前,這個產業與一根風中火柴相差無幾,微弱的火焰,彷彿只要一個吹氣,就要熄滅。然而就在新聞和紀錄片不斷播送火柴產業的凋零,讓兩位設計師興起了一種使命感,在全國僅存的兩、三間火柴工廠中,與1950年代創立、以八角盒火柴聞名的UN Factory展開合作。

事實上火柴是日本殖民時期傳進朝鮮半島,成了家家戶戶點燃燈火的必備道具,然而在1980年代,隨著打火機的發明,逐漸擠壓了火柴的市場需求空間。80後出生的人們,童年時或許還看過父母以火柴點香,但對千禧世代來說,火柴也許就是個罩著懷舊光芒的古董小物罷了。也因此,OIMU從現代設計著手,為火柴重新換上繽紛的火柴頭,並包裹著造形簡約、色彩與圖騰各異的紙盒,搭配散發寧靜感的攝影風格,讓火柴迅速成為話題,也達到了他們的目的:從共同的核心價值出發,為過去與未來搭建橋樑。

也因為這個成功的火柴計畫,讓OIMU接連收到合作邀約,像是他們個人最喜愛的「教保文庫X民音社」系列,以民音社出版的世界文學全集中的五本作品為主題,推出形色各異的設計,除了盒上有作家肖像燙金畫,打開盒子還會看到一句精選的書中佳句,任誰看了都會想收藏。

OIMU如今仍繼續著振興韓國傳統文化的使命,除了火柴以外,這幾年來還推出了「空氣計畫」(Air Project)與古傳香坊合作線香系列,其中的香爐甚至回溯了朝鮮半島三國時代的傳統設計。此外還有「福氣計畫」(Fortune Project),將過去朝鮮庶民家中掛的民畫卷,找到折衷方式,與現代海報風格結合,希望能繼續傳承這自古以來帶給人們福氣與祝福的風俗傳統。從火柴到畫卷,我們看見了OIMU對歷史傳承的心意,期待未來他們有更多的改造計畫,帶給這令人疲於應付的世界,一點溫柔、堅定且充滿希望的力量。

All Photos By OIMU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0 0 votes
文章評分
訂閱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