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永續時尚的方式有很多種,& Other Stories本季邀瑞典永續珠寶設計師Mia Larsson聯名合作,主角則是令人意想不到的牡蠣殼。

從第一次吃牡蠣開始,我就知道這海鮮與我無緣,那軟軟口感、捉摸不定的腥味,加上不討喜的灰黑色外表,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為何有人會把它視為珍味,至於牡蠣殼會成為時尚配件?那更是難以想像了,但是Mia Larsson卻勇於挑戰,用牡蠣殼作為媒材,成功打造出一件件搶眼首飾。
從第一次吃牡蠣開始,我就知道這海鮮與我無緣,那軟軟口感、捉摸不定的腥味,加上不討喜的灰黑色外表,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為何有人會把它視為珍味,至於牡蠣殼會成為時尚配件?那更是難以想像了,但是Mia Larsson卻勇於挑戰,用牡蠣殼作為媒材,成功打造出一件件搶眼首飾。
實踐永續時尚的方式有很多種,& Other Stories本季邀瑞典永續珠寶設計師Mia Larsson聯名合作,主角則是令人意想不到的牡蠣殼。
從第一次吃牡蠣開始,我就知道這海鮮與我無緣,那軟軟口感、捉摸不定的腥味,加上不討喜的灰黑色外表,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為何有人會把它視為珍味,至於牡蠣殼會成為時尚配件?那更是難以想像了,但是Mia Larsson卻勇於挑戰,用牡蠣殼作為媒材,成功打造出一件件搶眼首飾。
Mia Larsoon來自瑞典,是知名的永續珠寶設計師,她的作品以可分解為原則,取用天然或回收媒材,海洋動物成為她的最大靈感,不斷研究、拆解、組合混搭,從中摸索她屬意的時尚美學。曾經她撿拾魚皮,研究如何鞣製皮革;更多的是向餐館收集蚌殼和牡蠣殼,並與回收金屬結合,重新打磨出戒指、耳環、項鍊等首飾,強化了當代感,以及北歐特有的冷冽。
& Other Stories此次與Mia Larsson合作的牡蠣殼珠寶系列中,總共有七件單品,媒材牡蠣殼正是來自於斯德哥爾摩的餐廳,不僅如此,設計師也堅持在工作室進行創作,銀飾則是在印度進行手工處理。這系列作品一如設計師的既有風格,在打磨與切割牡蠣殼的同時,亦保留其獨特紋理,尤其是殼面的灰銀金屬光,或是殼內的乳白珠光,調和出生猛與優雅的完美比例。
Mia Larsson的作品有種超脫簡約的力量,源自於60年代義大利「貧窮藝術」(Arte Povera)的啟發,這是一種講究跳脫既有藝術傳統與媒材,採用日常物件或特殊材質等作為表現媒介,作為一種對消費主義和當代藝術的反動。設計師深受此種藝術哲學啟發,她認為珠寶不僅僅是表達自我的方式,也是一個人與周遭環境甚至世界對話的方式,因此她也用珠寶設計挑戰當代時尚為人詬病的消費過剩現象,期望以回收再改造的方式,期望創造一個正向而永續的循環,創造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連結,也能促進買得少、用得好的消費方式。
為了搭配這個獨特的聯名珠寶系列,& Other Stories也推出服飾系列相呼應,而品牌的概念設計師也解釋到其設計靈感正是來自於牡蠣殼,殼內外的灰白色光澤、灰色和藍色紋理,結合再生亞麻和純棉等材質,骨子裡到外都透露著自然氣息,彷彿可感受到海風吹拂一般令人自在。永續時尚不該只是個口號,而是每一位熱愛地球,同時也熱愛美好事物的人,必須身體力行的生活方式,而如Mia Larsson這般擁有獨特美學和實踐能力的設計師,總是值得我們更多的關注。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