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時我在台灣台東,完整的參與了一場瑜珈師資RYT200小時培訓幫手,剛回到喧擾的市區,沉澱了一天,才深覺這場修習之旅對我的影響有多大。

對我而言,這是一場真正能從內外改變身心的旅程。每天早晨,伴隨著每日不同光澤與顏色的日出,有的時候太陽的光澤由橘轉黃,有時由粉轉亮,宛如投射燈般在天空散發出神聖光芒,絢麗卻不過分誇張的柔和漸層。而這也是宣告著每日學習的開始。

https://www.instagram.com/p/B3Nzb3JF5NZ/?utm_source=ig_web_copy_link

而這段期間除了體位課以外,同時也修息哲學與解剖學,我被突破的盲場點有什麼吧。

1.將自身期待過度投射於所謂的KOL、上師等等

在現今資訊氾濫,容易迷失的年代,一些特別懂得操作行銷的人,或許較其他人易博得眼球與吸睛,然而,實際上是否真的有兩把刷子,在這易傳播的年代也很容易就知道,所需的只是時間的證明。

市面上許多在健身界工作的教練、老師,擁有看似”體態優美”的曲線,實際上許多人卻是刻意營造翹屁股的完美假象,而不自知的”骨盆前傾”,。而也因為這些意見領袖在視覺上較容易引起無知的人盲目地羨慕,過份的炫耀肉體技巧也讓無知者,因此對於瑜珈的想像產生了淺層的幻想而迷思般的追隨。

當你在迷失、追尋所謂的人物指標時,同時也正在失去觀照自己、讓自己成長的無限可能。

https://www.instagram.com/p/BySlDszn05Y/?utm_source=ig_web_copy_link

2.與其說放鬆,不如說Let it go吧

從剛開始模仿老師擺動作,逐漸轉為有意識的察覺使用中的肌肉及呼吸。這次的體位法,遠遠與以前學習到的不同,「Sensation」這個詞,從字面上來看很容易,然而當擺到瑜珈墊子上時,要同時關照呼吸、姿勢、角度、不時而來的痛感或雜念、內心感受時,就不只那麼簡單了。而個性容易緊張的我,即使在最後的大休息癱屍式時,都可以感覺到自己的手因為過分緊張而彎曲僵硬,無法完全到達放下的鬆軟,即使內心一直說”放鬆、放鬆”的對自己下達指令也無用,直到有一天在課堂上聽到老師說到「與其說放鬆,不如說Let it go吧!」,才學習到與其一直從頭腦對身體下指令,不如從內心層面著手更為容易。

此次長達一個月的修習體驗,真正的突破了過往很多的盲點,特別是第一點,學習到不再觀看他人、盲目羨慕別人,而回歸到自我練習與生命之中,我想這應該是瑜珈在這混亂的時代特別珍貴的一點。

延伸閱讀:斜槓業青年,漫談瑜珈老師說起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0 0 votes
文章評分
訂閱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