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肉」向來是港澳人士喜歡吃的消遣食物,前不久麥當勞與Green Monday首度合作以植物肉主打推出的「OmniPork Luncheon新餐肉」系列,貌似是看中吃眾的心,「新餐肉」在港澳兩地的麥當勞登場。

放心吃素肉啦!
放心吃素肉啦!
「午餐肉」向來是港澳人士喜歡吃的消遣食物,前不久麥當勞與Green Monday首度合作以植物肉主打推出的「OmniPork Luncheon新餐肉」系列,貌似是看中吃眾的心,「新餐肉」在港澳兩地的麥當勞登場。
「新餐肉」一出,當天即使掛8號颱風都阻擋不了港澳人排隊尋吃午餐肉的摯愛,小編太宅就沒這麼瘋狂了,到第二天才去麥當勞嚐嚐新品,可能是太餓的原因,拿著暖呼呼的「新餐肉炒蛋堡」已經迫不及待立馬吃,掀開包裝紙的時候如官方說的「厚切」口感,咬下去真沒油滋滋的膩味,有午餐肉的香味和一絲絲肉味,入口鬆化(每個人口味不一樣,小編說得可是真話喔),這也是植物肉的獨特之處。
其實植物肉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只是仍有許多人會對植物肉產生質疑:它們的製作成分是否健康安全?會不會有什麼營養不良?這裡就有植物肉的三大品牌給我們科普:植物肉使用什麼食材製作,營養成分又有哪些?
麥當勞的「新餐肉」系列,是由Omnipork研發的亞洲第一未來肉「新豬肉」提供的,其獨有的純植物配方含有豌豆、非基因改造大豆、冬菇和米以及馬鈴薯澱粉、天然調味料 (含芥花籽油和葵花籽油)、葡萄糖等,看完這些成分配方,感覺與肉質毫不沾邊,可從外觀來看:「新豬肉」連真肉的色澤和脂肪粒狀體也仿得有幾分相似!至於口感,沒有肥豬肉油膩的口感,但有剁碎的真肉肉質,然後再稍微鬆散點,所以才導致如果吃湯粉的話,「新豬肉」很容易變糊!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Beyond Meat的植物肉其中一款:「無雞」雞肉產品系列,用大豆和碗豆蛋白以及其他天然食材成分混合提煉,透過蒸壓煮烤的烹飪工序來產生像雞肉一樣的質感。 而口感和真皮相比略有差別,細細品嚐豆味還是挺重,雖然口感比較Q彈,可還是不夠嚼勁,植物肉本身不會產生油脂,所以煎鍋的時候最好放多點油,不然會粘鍋喔!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Impossible Foods是我認為製作素肉仿真度最高的植物肉品牌,因為它使用了「肉感」的關鍵成分 — 血紅素!其結合大豆、小麥、土豆和合成血紅素等材料製成。所以當我吃麥當勞的「新餐肉」和它相對比時,Impossible Meet的素肉更有肉味,而且更結實有肉感,還很飽汁!如果是第一次吃,會讓人不知道它不是真牛肉。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簡單來說,植物肉主要用豌豆、大豆、椰子油等天然食材和其他調料成分製成,無添加色素之類,可放心食用。而植物肉不含膽固醇、無抗生素、無激素,飽和脂肪減少71%,熱量減少62%,卻能同時提供更多的膳食纖維和蛋白質,比一般肉蛋白容易消化和吸收,是一種高營養價值產品。希望這次「新餐肉」的推出,麥當勞作為全球餐飲連鎖店以及純素和地球環保重視的趨勢,繼續在其他地方推廣,讓更多人支持植物肉的魅力,以後對動物多關懷少傷害!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