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陪伴,是一種安靜穩定的愛。既不會在腳邊磨蹭討摸,也不會搖搖尾巴賣萌。但是當你每天為它澆灌,看見葉子垂下時擔心它的水量是否足夠,看見冒出小枝枒時由衷地歡喜,愛就在這每日的十分鐘裡相互流通,創造了一個只有植物與你獨有的共感時空。植物會說話嗎?如果植物想說話,它會說些什麼呢?

5 1 vote 文章評分
5 1 vote 文章評分
植物的陪伴,是一種安靜穩定的愛。既不會在腳邊磨蹭討摸,也不會搖搖尾巴賣萌。但是當你每天為它澆灌,看見葉子垂下時擔心它的水量是否足夠,看見冒出小枝枒時由衷地歡喜,愛就在這每日的十分鐘裡相互流通,創造了一個只有植物與你獨有的共感時空。植物會說話嗎?如果植物想說話,它會說些什麼呢?
在與電波森森的植物溝通師小亦聊過之前,想像植物總是安安靜靜的,他真的有話要說嗎?
當植物接受人的豢養,也共享了照護人一部分的生命,像動物一樣看著、聽著、感受著,人的情緒和生活。
小亦分享了幾個有趣的案例,有一群火爆的蔥大哥,一連上線就開始抱怨「我長這麼大了為什麼還不吃我?」關心他的根部狀況,卻得到了「你說如何,你說你說啊!!!」的回覆,「(傳來根佔滿盆的畫面)阿就這樣拉!還要怎樣!」,激動之餘還穿插了髒話,徹底顛覆了對蔥的想像,人類的觀點真是太狹隘了呢,植物的世界比我們想像的還有趣多了!
也有棵被種植在玄關的小灌木喜歡八卦,告訴他鄰居的壞話,鄰居的植物很髒亂,還抱怨鄰居養的寵物鳥很吵,原來這些都是照護人跟他每天的閒話家常,植物跟人類長期相處之下,也更容易接收到人的行為與想法。
在成為植物溝通師之前,小亦也曾經歷過幾次把植物養死,再去花市購買新盆的輪迴,直到開始更細微地觀察,慢慢察覺到植物生長的語言。在學習動物溝通後,前期時常遇到訊號干擾,緊張導致信心不足,某次無心的嘗試,開啟了與植物溝通的世界,相較於動物,與植物相處的時更能讓小亦放鬆,透過多次嘗試慢慢穩固自信。
溝通師透過直覺力,覺察自身的感知能力,與動植物建立連線,就像是調整收音頻道至不同頻率的電台,接收不同生命個體的感知訊號,貓咪、小狗、兔子、老鼠、烏龜都曾是小亦的個案。
就像人類一樣,每個個體有自己理解世界的角度,即使是同一物種也存在個性的差異,也會有不同的傳達方式和速度。收訊的品質也會因溝通師自身狀態是否穩定而受影響,所以小亦很重視「清楚的意念」,透過每日的生活練習覺察,釐清自己的意念,才能清晰收訊。
在植物的世界裡,他們很自然地給予和奉獻,他們的生長是為了被其他生命取用,他們樂於分享自身的美麗芬芳,而不恐懼匱乏。有株植物總是被家裡的貓咪啃葉子,雖然有些不悅,但也表現出自信,表示自己的葉子不虞匱乏,這種小事不需要放心上。
有香草植物檸檬馬鞭草,感覺到了照護人最近的疲憊,於是傳送希望能用他的葉子泡茶的訊息。無條件的愛,對人類而言或許不是那麼容易達成,但從植物身上,一棵大樹,一株小草,從微小的生命裡就可以感受到宇宙巨大完整的愛,提醒著人們,成為生活裡的一股暖流。
生命的循環,我們也只是一種自然而然
面對死亡,植物沒有一點恐懼,或許對他們而言,那不應該稱作死亡,就只是生命的一個過程,死亡只能帶走一部分的生命,植物所認知的我,更近似於整個宇宙自然整體。有株九層塔,葉子稀落枯黃,看起來生命力低落,但他卻說:「就算我死了,還有千千萬萬個我」,讓人感受到生命的渺小與浩瀚共存著。
溝通師不只是作為植物和照護人之間的溝通橋樑,更多的是跟自己,跟各式各樣的人的溝通。也許是在這樣的溝通練習之下,小亦的談話間帶給人一種「如實」的樣態,如實地面對自己,好的壞的,如實地面對他人。有效的溝通或許沒有什麼高深的技巧,就是誠實。而這樣的感知力存在於每個人之中,無論面對的他者,是動物、是植物、是人,在宇宙之前都是一樣的,一樣的愛,愛人愛己,找到自處與世界共處的方式,在自然萬物間和諧地搭起愛的橋樑。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