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流社會的權力遊戲
這是一本紐約生存回憶錄,甚至有人稱這本書為《花邊教主》版的媽咪社會學研究,作者馬汀以一個母親和人類學家的身份勇闖紐約上東區,那個充斥著權利以及金錢的叢林,在那裡,誰是規則呢?光是有錢人家不見得會看你一眼,畢竟能住在上東區這個全紐約精華地帶的人們必須有一定的財富,你可還要有權、有勢,才能成為貴婦團中的「女王蜂」,感受到文化衝擊的馬汀,利用自己的人類學以及靈長類動物知識,努力在新環境中站穩腳跟,她模仿靈長類研究權威珍·古德,觀察上東區的交配儀式、示威模式,以及接送孩子有如東非狒狒的眾媽咪;他也從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的角度,理解上東西部落的季節遷移、狂熱健身儀式。
在上東區,柏金包是防身武器,階級歧視就是剛好而已
馬汀以一個研究人類行為的方式寫這本書,時而詼諧、時而切中要點,讀者彷彿坐在第一排最佳觀看位置,一窺整個上流社會的文化,書裡面提及,馬汀剛搬入紐約不久,在一個接送小孩的場合想與眾媽咪們打招呼,卻被大部分的人視若無睹,好一點的媽咪尷尬微笑,甚至還有人對她嗤之以鼻,但自從在一場階級嚴明的雞尾酒派對,有一個背景是銀行帝國的富豪爸爸向她攀談,並在一群媽媽們面前主動提議他們的孩子應該一起玩,居然開始有貴婦向她搭話了!從此以後她與兒子的社交就暢行無阻,馬汀在描述這段過程時,將富豪爸爸比喻成是猩猩之中的首領,十分有趣,但是她對那些媽媽的態度轉換感到不舒服,也因此看清哪些家長值得來往,哪些不值得,我想這也是上流社會的生存守則之一吧,要想盡辦法依靠位階高者,才能鞏固自己的地位。
崇尚美麗的女人必須浴火
一個社會的階級制度若越嚴格,性別隔離的現象就越明顯,女人的地位也越低,所以上東區的貴婦們除了社交之外,還要維持美麗,但美麗是必須付出代價的,舉例來說,打了過多肉毒桿菌的女人,會因此臉部僵硬,即使嘴巴開懷大笑,但臉看起來卻是死的,女人的群體崇尚「美至上」的價值觀,畢竟上東區的上流社會男多女少,而男人通常是實際掌握金錢的那一方,他們的妻子不需要工作,整天有花不完的錢,但從人類學的角度來看,她們足夠幸運,卻也被關進了一個性別隔離的世界。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