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時間是實物”。一朝一夕,日出日落,古人為此刻畫了度,為此瞭解時間的流逝,檢視自己的光陰。自此之後,我們清楚地看見它的流逝,時時刻刻地提點自己理解什麼是莫負時光。

時過境遷,直至今日,在發展蓬勃的社會裡我們仍舊分秒必爭。表,成為了多少人必備的隨身物件?就讓我們來一覽嶄新的設計,窺探其中的美學。
時過境遷,直至今日,在發展蓬勃的社會裡我們仍舊分秒必爭。表,成為了多少人必備的隨身物件?就讓我們來一覽嶄新的設計,窺探其中的美學。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時間是實物”。一朝一夕,日出日落,古人為此刻畫了度,為此瞭解時間的流逝,檢視自己的光陰。自此之後,我們清楚地看見它的流逝,時時刻刻地提點自己理解什麼是莫負時光。
時過境遷,直至今日,在發展蓬勃的社會裡我們仍舊分秒必爭。表,成為了多少人必備的隨身物件?就讓我們來一覽嶄新的設計,窺探其中的美學。
由 Johannes Lindner所設計的Twirler Watches 擺脫了分秒的束縛,在光陰流逝下宛若虛無飄渺的影子般遊走,若有似無的步調,其實仍舊遵循著這個世界的規律。Twirler Watches 的分針和時針都傾斜30°,沿著錶盤中心向外順時針移動,形成時間的動態畫面。
這樣的形式呈現更是提醒了我們,時間是一個浮動的概念,不容易掌握,並且不斷受到變化和動作的影響。
另外,由Laurinda Spear設計的40毫米自由時間手錶,同樣讓人眼前一亮。三個同心圓以不同的速度,隨著圓圈中的每個間隙順時針旋轉,傳達精確的時間。小時,分鐘和秒分別由外環,中環和內環定義,象徵著行星繞太陽旋轉的各種軌道,傳達的概念為:我們所有的主要時間單位(日,月,年)都是基於不同的輪換週期,與日月相連。
Alessio Romano的ORA MAJOR亦是不容忽視的設計,受到了銀河系中其他行星可能共用同一個通用時計的觀點所啟發,ORA MAJOR這款設計為星座提供了現代詮釋。紅色小時和白色分針像撥號盤,路經時方能將時間軌跡精確無誤地點出。那些圓點就像是沉睡在昏暗夜空的星星,唯有指引與注視,才會注意到它的存在。
滄海桑田,有多少的大自然地景在時間的磨練下形成?由SITE(JAMES WINES & Alex Donahue)設計便展現了對“鬼斧神工”讚歎,宛若腕上的土方工程,以高線地圖,地形模型,石頭採石場和農業梯田的概念,打造了多層次的雕塑,光線和陰影為時間體驗增添了詩意。
這樣巧思之下所形塑的時間美學,你是否願意細細品嘗呢?
Via: Projects watches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