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餐一頓後的發票或收據,你都怎麼處理?在台灣,我們等著每兩個月對發票,期望成為百萬富翁,但在世界其他角落,其實發票除了方便記帳,還真沒多大用處。然而有創意的人,總是能從新的思維挖掘微小事物的樂趣,英國藝術家Jonathan Monk,用一種巧妙而詼諧的手法,將每一次用餐的收據,當作獨一無二的畫布,也意外為自身開闢一條新的藝術路線。

飽餐一頓後的發票或收據,你都怎麼處理?在台灣,我們等著每兩個月對發票,期望成為百萬富翁,但在世界其他角落,其實發票除了方便記帳,還真沒多大用處。
飽餐一頓後的發票或收據,你都怎麼處理?在台灣,我們等著每兩個月對發票,期望成為百萬富翁,但在世界其他角落,其實發票除了方便記帳,還真沒多大用處。
飽餐一頓後的發票或收據,你都怎麼處理?在台灣,我們等著每兩個月對發票,期望成為百萬富翁,但在世界其他角落,其實發票除了方便記帳,還真沒多大用處。然而有創意的人,總是能從新的思維挖掘微小事物的樂趣,英國藝術家Jonathan Monk,用一種巧妙而詼諧的手法,將每一次用餐的收據,當作獨一無二的畫布,也意外為自身開闢一條新的藝術路線。
https://www.instagram.com/p/B3l0_HuIcvH/
https://www.instagram.com/p/BqFSVKdlXUf/
在資訊越來越流通、甚至透明的年代,創意的取得來源,也越來越多元,但相對地,也越來越多重複與抄襲,或說好聽點——「致敬」。有人說,這時代的創作,沒有「原創」,所有的創意作品,都是源自於相似的概念,用不同形式去包裝整合而來,Jonathan Monk也有同樣想法。由於意識到這一點,因此他開始創作頗具個人化的作品,並用手邊現有的素材來創作,例如:餐廳收據。
https://www.instagram.com/p/B0YcGyHo7hg/
https://www.instagram.com/p/BmBFxclBnqQ/
羅馬是啟發他「餐廳畫作(Restaurant Drawing)」創作計畫的地方。在義大利,所有的收據都是獨一無二,精心製作,許多是手寫的紙條,上面記載著餐點和價格,跟收銀機打出來千篇一律的收據相比,多了許多趣味。正好閒來無事的藝術家,便開始嘗試將桌上成堆的收據當作創作媒介,在上面畫上繽紛圖樣,有時是街頭塗鴉或素描,有時是以趣味字體寫成的單字,各種幾何圖騰,還有看似隨意的色塊組合;有時也會模仿其他人的作品,像是Andy Warhol知名的貓畫像、Supreme風格紅色標語⋯⋯等。
https://www.instagram.com/p/B1luMp-oKTP/
https://www.instagram.com/p/B1ESv67ozb9/
這種幾近素人手感的作品,意外在Instagram上引起注意,藝術家甚至提出購買價格以供競標,不過似乎並無透過此作品賺一筆的想法(當然這類作品要賺大錢也是有些困難)。有時這些畫僅有一杯咖啡的價錢,有時可能是收據上的餐點總計價格,就像是購買者出資請了藝術家一頓飯一樣,而且作品絕對無一重複。Instagram可以說打破了藝術的藩籬,也成為藝術家與畫廊的橋樑,Jonathan Monk因此受邀在紐約Casey Kaplan藝廊展出。
https://www.instagram.com/p/B3o6wproADX/
https://www.instagram.com/p/Bxpbbhdo2Ym/
在展覽現場,觀者可以突破手機螢幕的阻撓,真正的看見這些收據的狀態,不只是寫上又擦拭掉的鉛筆痕、塗色的筆觸、看似無意識的配色⋯⋯,還有收據上的資訊、皺摺、服務生的手寫字等,所有融合成一種奇異而難解的魅力,讓人遙想一種隨性不羈接近嬉皮的生活態度,就像夏日夜晚與家人好友飽餐一頓後,迎著晚風隨性散步返家那般,雖然平凡至極,那時的空氣與談笑,卻能讓人在往後某個日子裡,突然浮現腦海並莞爾回味。
https://www.instagram.com/p/Bxcq9Z6I_Ca/
https://www.instagram.com/p/BsDgkzblV_M/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