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三年舉辦一次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今年又來啦!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參展,其中分為春、夏、秋三個展期:春展期為4月26日(五)~5月26日(日);夏展期為7月19日(五)~8月25日(日);秋展期為9月28日(六)~11月4日(日)。

https://www.instagram.com/p/BxxNuBCAZ5X/

https://www.instagram.com/p/Bx3nMj3A6Lb/

瀨戶內海有11個小島,2個港口,每個小島均有不同的藝術作品展現,但島上人口老齡化問題嚴重,年輕一輩的我們是不是該做點什麼呢?今年為透過藝術創作令人口老化的小島變得有活力化,來自香港、台灣的藝術作品出此舉動!

「紅線」,藝術生活

來自香港藝術團隊的「紅線」,在女木島內居民沒有較多配套設施和商店的情況下,他們改裝了8間小店內的咖啡店、洗衣、理髮、結婚等,因島內老年人較多,為了鼓勵島上的人口老年化的轉變,用上香港結婚儀式的特色,希望將人的生活帶來藝術品上,感受生活中的藝術,藝術中的生活。

https://www.instagram.com/p/Bx1T084DcNQ/

https://www.instagram.com/p/Bx1T_ZdDFNq/

《一線成緣》,留下美好的生活

香港著名攝影師梁家泰則在「紅線」團隊策劃的藝術展品一樓展出攝影作品,拍攝島上夫婦的合照,而他們手上都拿著自己當年的結婚照,以往與今日的合照,也算是在此留下兩人共同美好的生活寫照。梁家泰在蘋果訪談說道:「我們希望這份作品可以慶祝不同關係,我們會根據通勝吉日去辦的工作坊,讓不同的人來這裏有假的結婚儀式。」當然,這裡的「結婚」可以是三個穿紅衣的有緣人,紀念陌生人有緣的相遇。

https://www.instagram.com/p/BxuAhUHF7ls/

海波,傳達信息空間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作品不能少了台灣藝術家林舜龍,今年他在小豆島再次展現他的新作品《跨越國境·波》。作品的來源全部來自小豆島最常見的植物竹子,創作作品時,島上的居民很熱情參與,大部分都是已上年紀,或許這就是作品的含義,小編理解的是即使跨越國境,通過藝術作品的創作一波本地居民也會熱情照應XD。其實並不是,真正的含義是:波代表海波和傳達信息,希望在漂亮的空間裡,看見光影、聽到聲音或感受空氣的流動。

https://www.instagram.com/p/Bx4O4nUjK7h/

此次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不僅可以感受日本人文風俗,還能感受我們本有的習俗。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0 0 votes
文章評分
訂閱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