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NDERING WOMAN
永續時尚消費|有意識的消費,不代表只能購買永續品牌

快時尚的快速興起,與人類貪婪黑暗面,兩相引起的連鎖效應,已為地球帶來了污染與損害,社群媒體上,一張張穿搭無懈可擊、時尚態度爆棚的照片後面,盡是看不見的血與淚交織而成。作為一個地球公民,我們都應該各自擔起消費責任,又相互扶持守護美好家園,一切就從有意識的消費衣物開始。

快時尚的快速興起,與人類貪婪黑暗面,兩相引起的連鎖效應,已為地球帶來了污染與損害,社群媒體上,一張張穿搭無懈可擊、時尚態度爆棚的照片後面,盡是看不見的血與淚交織而成。作為一個地球公民,我們都應該各自擔起消費責任,又相互扶持守護美好家園,一切就從有意識的消費衣物開始。

Photo/ Eco Warrior Princess

Elizabeth Cline在2013年出版了一本書,《買一件衣服要付多少錢?》(Overdressed: The Shockingly High Cost of Cheap Fashion ),揭露平價時尚令人汗顏的黑暗面,在平價時尚剛成為時尚界新寵之時,給眾人一個當頭棒喝。開始有人探討這些令人不忍直視的現實,包括水資源的浪費(生產一件牛仔褲要消耗7000公升的水)、壓榨童工、有毒染劑與棉花帶來的污染、衣物分解問題,甚至捐贈衣物也會造成被捐贈地的產業發展遲滯,紀錄片《時尚代價》(The True Cost)中,就點出了過量的二手衣物捐贈,使得海地的紡織業停止運作,影響了當地經濟。

Photo/ Green Peace

然而,因為這本書,以及各界蜂湧對永續時尚消費的探討,也使得許多人變得手足無措,「那麼我究竟該穿什麼?」成為困惑許多想要為地球盡一分心力,但也無所適從的消費者。Elizabeth Cline自己本人也常被問到「妳都穿什麼?」,為了回應這些問題,她今年推出新書《The Conscious Closet》,為消費者羅列出帶著意識去消費的方法,同時也期望這本書能夠推動改變整個服裝生產文化。

Photo/ Keri Wiginton, Amazon
Photo/ Keri Wiginton, Amazon

Elizabeth Cline前日接受《The Cut》訪問時提到,人們常有個迷思,如果你選擇穿友善環境的品牌,那就很難穿得有型。事實上作家奉行的永續消費守則中,並不固守永續時尚品牌,而是將重點放在建立可長可久的衣著收藏,並且有意識的塑造充滿個人特色的風格衣櫥。她也在訪談中透露幾個她個人實際操作的消費守則:

-重點不在找出CP值高的商品,而是要學會辨認品質

-學習修補衣物

-學習衣物洗滌保養知識,延長衣物壽命

-買你百分之百確信會穿的東西,而不是兩週後就會後悔的潮流單品

-優先選擇友善環境品牌、二手商品、倫理時尚品牌(ethical brand)

-關心品牌的製程運作,並主動在社群媒體上提出問題,例如:勞工權益

-隨時吸收關於永續時尚的動態與知識

Photo/ Stella McCartney

當然,產業結構的改變也很重要,但除了在政策上監督大環境改變,其實個人能做的,比我們每一個人想像的還多。希望我們每一個人的涓滴之善,能夠匯聚能量,推動世界前往更美好的方向。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0 0 votes
文章評分
訂閱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