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靈感
Hygge v.s. Lagom|對「簡單生活」的不同定義,決定了我們的生活樣貌

2020年,各國逐漸進入後疫情時代,解封的解封,狀況加劇的仍繼續加劇,時代的巨輪將多餘的一切輾壓去蕪存菁,要人類重新聚焦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人事物。許多人開始過起簡單生活,把「Hygge」、「Lagom」等北歐簡約生活態度掛在嘴邊,但這兩種風潮對簡約的定義,其實有所不同,你更偏好哪一種?

2020年,各國逐漸進入後疫情時代,解封的解封,狀況加劇的仍繼續加劇,時代的巨輪將多餘的一切輾壓去蕪存菁,要人類重新聚焦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人事物。許多人開始過起簡單生活,把「Hygge」、「Lagom」等北歐簡約生活態度掛在嘴邊,但這兩種風潮對簡約的定義,其實有所不同,你更偏好哪一種?

Hygge v.s. Lagom|對「簡單生活」的不同定義,決定了我們的生活樣貌Photo/ Natasha Fernandez from Pexels

多年前北歐生活態度的風潮吹起,現在看來簡直像個預演,先讓我們有個大概的輪廓,對生活重新思考。當人類社會往失控方向走去,選擇放慢腳步的人、本就遵循本質生活的人們,彷彿搶先得到了門票,而這世上大多數的人,經常得等到世界性的災難措手不及地降臨在自己生活中時,才發現轉變的時機已然到來,不變不行,而這一變,可能就得從刪減生活中的不必要,重新思考何謂必要的開始,而我們也許能從北歐人的生活精神中學得一二。

說到北歐人的慢活精神,絕對不能不提「Hygge」和「Lagom」這兩個最為你我熟知的如咒語般的單字。來自丹麥的「Hygge」,主張尋求生活中的滿足感,一切暖心的元素似乎都與之相關,大雪中的小木屋、溫潤的木地板、地毯、棉花糖熱可可、暖和的燭光與爐火、與三五好友和家人享受當下時光⋯⋯平凡質樸地不容許絲毫鋪張浪費與奢華。

Hygge v.s. Lagom|對「簡單生活」的不同定義,決定了我們的生活樣貌Photo/ Ylanite Koppens from Pexels

如果你覺得Hygge容易淪為一種形式和意象洗腦,那麼Lagom的哲學也許能為你所接納。「Lagom」來自更寒冷的瑞典,冷靜的民族性盡顯於這個精神背後,這個字代表了一種態度:「不多不少,剛剛好」,為了維持內外在與理想生活的平衡,也許連燭光、熱可可都不需要了,除非那對當下的你來說是必要的。生活中一切要素的揀擇,講究平衡與完整為上,完美不在考量範圍內,因此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對「Lagom」的標準和定義,誰都不干涉誰,只要你忠於本心,了解你的需求是真實的,並且在可負擔的範圍內尋找最高品質的選擇即可。

Hygge v.s. Lagom|對「簡單生活」的不同定義,決定了我們的生活樣貌Photo/ Leah Kelley from Pexels

雖然兩者都摒棄浪費鋪張的消費主義,但「Hygge」和「Lagom」就如同天秤的兩端,一個在理性中保有一定程度的感性,一個在感性中最大程度地實現理性,無關好壞,只言合不合適,畢竟在變局當前,很多事情我們都不得不捫心自問個明白,找出最適合自己的路。也或許兩者對你來說都太極端,自己發揮實驗精神,創造出一個折衷的辦法,一點一滴挑選、淘汰、累積,循序漸進的靠近自己喜歡的生活,又何嘗不可?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0 0 votes
文章評分
訂閱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