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很喜歡去音樂節或者演唱會,但至今仍未去過最喜歡的音樂人的演唱會,除了因為一票難求黃牛肆虐,還有就是自己不願屈就成為「山頂的朋友」。

不同於平常為了喜愛的音樂人而去參加演唱會,Sofar Sounds 音樂會的表演者可能是你從未留意過的音樂人,在一個你意想不到的小房間,不知道誰會坐在身邊,沒有尖叫也沒有螢光棒,有的只是對音樂純粹的追求,以及表演者的傾情表演。
不同於平常為了喜愛的音樂人而去參加演唱會,Sofar Sounds 音樂會的表演者可能是你從未留意過的音樂人,在一個你意想不到的小房間,不知道誰會坐在身邊,沒有尖叫也沒有螢光棒,有的只是對音樂純粹的追求,以及表演者的傾情表演。
小編很喜歡去音樂節或者演唱會,但至今仍未去過最喜歡的音樂人的演唱會,除了因為一票難求黃牛肆虐,還有就是自己不願屈就成為「山頂的朋友」。
不同於平常為了喜愛的音樂人而去參加演唱會,Sofar Sounds 音樂會的表演者可能是你從未留意過的音樂人,在一個你意想不到的小房間,不知道誰會坐在身邊,沒有尖叫也沒有螢光棒,有的只是對音樂純粹的追求,以及表演者的傾情表演。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Sofar Sounds 是 Songs from a room 的縮寫,所以每一場演唱會都是當地志願者提供的私人場所,可能是一個小客廳,可能是一個小庭院。報名的方式也很隨性,在官網選定想參加的場次,如果場次有餘位空缺,就可以參加,一般都會成功。目前已有超過400個城市裡有Sofar Sounds 的足跡,演出的場地在表演前一天才會收到通知,而表演者更是表演當天才能決定,就像每一次拆聖誕禮物一樣,既期待又驚喜,在哪裡演出,表演者是誰,就連音樂風格都只有在表演的當天才能真正揭曉。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Sofar Sounds 的演唱會除了激起觀眾無限好奇以外,對於作為驚喜本身的表演者而言,也同樣是一種挑戰。一個有限大的空間內,樂隊音響佔去了部分面積,觀眾或坐在沙發上,或席地而坐,距離近在咫尺,歌手的每一個發音,每一次換氣,都無比清晰,成為這個房間內的觀眾對這次演唱會的期待。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Sofar Sounds 多數的表演者都是當地人或者是當地生活的音樂家,表演場地也是主辦方向當地居民借用的,所以如果想了解當地的音樂風格及風土民情,參加 Sofar Sounds 當地的演唱會是一個很好的體驗。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這種獨特的表演方式,吸引了眾多有才華的獨立音樂人,Sofar Sounds 在 YouTube 發布的視頻紀錄就像一個個發掘中或尚未發掘的採金子的巨型礦場,他們或許不知名,或許沒有巨星一樣的台風,或許還有一點小緊張,但對於音樂的追求都不輸任何人。例如以下幾位就是 Sofar Sounds 官網上推薦的音樂人,
英國的創作型歌手及吉他手,以發行了幾張迷你專輯和一張專輯,嗓音沙啞而性感,代表作有《Hold Back the River》,《When We Were on Fire》等。
愛爾蘭的獨立音樂人,自幼就在靈魂樂、爵士樂等流行音樂的薰陶下長大,15歲就加入樂隊,憑藉過人的天賦和才能,嘗試多種音樂類型,代表作有《Take Me to Church》、《Work Song》、《From Eden》等,其中《Take Me to Church》獲得第57屆格萊美年度最佳單曲獎提名。
來自紐約的Yeah Yeah Yeahs 樂隊,強烈的音樂節奏,加上主唱Karen O 獨特的唱腔,可能是很多人都很難一下子接受的類型。而 Karen O 開始發展自己的音樂事業以後,呈現的卻是另一種小清新的氛圍,與樂隊裡那個瘋癲的女孩截然不同,比如代表作《Crush Songs》的Lo-Fi風格就很適合自己獨處時聆聽。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