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1月爆發疫情以來,轉眼9月了,最初因這場災害變更的升學及求職計畫,也不知不覺有了著落,儘管全世界仍有許多地方遭病毒肆虐。

異國「疫」活第 N 天|在台的馬來西亞留學生

臺灣很好。我由衷這麼認為的原因,從日常生活中就可以看見。搭乘公車或捷運,一定要佩戴口罩才能進入月台,否則將被罰款或當下被司機請下車。餐廳用餐,用椅有限,並附上『梅花座』告示,確保來客的社交距離。許多在外的廁所,都可見洗手台上的肥皂,以及『正確洗手宣導圖』。出入室內場所,尤其行事部門、郵局、圖書館、百貨等,都可見出入口的感應式酒精噴劑。

異國「疫」活第 N 天|在台的馬來西亞留學生

我在臺灣,除了在疫情嚴重的時候配合避免外食和出門、多洗手、多換洗衣物、佩戴口罩,其他行動自由及生活作息並無重大影響。當然,也要習慣配合各個場所的防疫措施,譬如進出場域時用額溫槍或紅外線測溫、線上或線下填寫進出記錄、用餐時有座位隔間板等等。我想,臺灣的人們內心裡一致同意用這些零零碎碎的小麻煩,來解決可能引發的可怕大麻煩。

異國「疫」活第 N 天|在台的馬來西亞留學生

這段時間的措施,有效抑制了疫情——至少現在已出現許多過於安逸的人們,因為疫情受控的安心感,促使他們頻繁出入夜市、娛樂場所、商場等人潮較多的地方,有的甚至不戴口罩了。儘管,還是有好多人說是假的。『臺灣不敢隨機抽檢』、『只是想維護自己的國際形象而謊報』諸如此類的言語,並不是沒聽過。我不敢斷言什麼,我只知道目前我在臺灣,而我、我的朋友、同學、師長都很健康。

異國「疫」活第 N 天|在台的馬來西亞留學生

而我希望我在馬來西亞的朋友和家人也能健康快樂地度過這一場漫長的浩劫。依稀記得當初疫情嚴重,我卻決定返臺完成學業的那天。原本人來人往的機場,當時人煙稀少,讓我更清楚地凝視家人的不捨和憂心。『臺灣離疫情爆發地很近,你既然決定要去,那就一定要好好照顧自己。』殊不知,距離我離開一個月後,馬來西亞的疫情幾近一發不可收拾。

異國「疫」活第 N 天|在台的馬來西亞留學生

無法團結一致的領導人、不受控的民眾、漫長的行動管制,一件件接踵而來的狀況讓我很擔憂家人的安危,更是無力無助地衍生一絲極其苦澀的埋怨。所幸後來疫情也緩步好轉,思來想去,領導者及人民的盡力盡責在難關面前密不可分,且功不可沒,但願『身處同一艘船』的人們更用心、更團結。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0 0 votes
文章評分
訂閱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