暌違十三年,作家馬格斯.朱薩克終於推出最新作品《克雷的橋》。小說出版當天,更隨即空降排行榜第一位。不過這回筆者着墨的非此新書。或許你也有同樣感受:閱畢新書,腦海沉澱後,內心忽然泛起一陣空虛感。此時,與其另開新書,倒不如來重溫一于那個震撼人心,於戰火之下顯現希望光茫的小故事——《偷書賊》,讓朱薩克的文字再次令你熱淚盈眶。

Photo/Harmony

死神有沒有情感呢?倘若死神並非冷酷無情,而是擁有與人類一樣細膩的情感,那麼當他將人類柔軟的靈魂收到手臂中時,會有什麼想法?會似是《偷書賊》中的死神般所說:「人類,在我的心頭縈繞不去」嗎?

“It’s just a small story really, about, among other things: • A girl • Some words • An accordionist • Some fanatical Germans • A Jewish fist fighter • And quite a lot of thievery”

《偷書賊》最大的特色不是以二次大戰作為背景,也非無情的戰火下細說死亡悲哀,而是敘述方式:死神用睿智冷靜的客觀角度,又以略帶點黑色幽默的腔調,講述孤獨的9歲小女孩莉賽爾因戰亂原故,而被迫送到慕尼黑貧困小鎮上的寄養家庭。死神在敘述期間的感情,甚至滲入比人類更為和暖的溫度,將一個「偷書賊」的故事溫柔地娓娓道來。

Photo/4bluestones.biz

莉賽爾原本不認識字,是一次偶爾機會下「拾」到一本「掘墓工人手冊」。在養父的教導,與鎮長夫人幫助下,她終於開始認字。自此她陷入了文字的神奇世界,徹底迷戀上書本,再藉由文字賦予的力量,陪伴她度過戰爭中的日日夜夜。文字不但改變了莉賽爾的思想,讓她有足夠勇氣抵擋希特拉與納粹黨的瘋狂洗腦,更為身邊遭受苦難的人帶來心靈上的慰藉。在那個昏暗的地下室,她那堅定的眼神和內心,為這寧靜與良知都所剩無幾的絕望世界,帶來了人性的光茫。

“HERE IS A SMALL FACT You are going to die.”

死亡讓人惶恐不安;死亡又讓人感到溫暖。在書本的開首,多愁善感的死神已經告知讀者:「你會死。」赤裸的真相總是教人無所適從,然而即便會為突如其來的逝去而黯然落淚,死亡確實是一件平常的事,更何況是炮火漫天的戰爭。

Photo/4bluestones.biz

在死神面前,我們都是平等,沒有任何分別。

可惜,由文字帶來的知識卻使我們分離,有人利用知識作殘酷無情的事,亦有人因知識而變得狂妄自大。邪惡在他們眼中變為「善」,「惡」是眼看道德破滅,為世道不公而站起來反抗的人們。縱然德軍最後戰敗,卻已為世間帶來不可磨滅的痕跡,仇恨依舊無處不在。

Photo/4bluestones.biz

混濁黑暗雖然仍然波濤洶湧,但是人類那不被催毀的光輝、堅定的情誼,還有內心的信念依舊強大地發亮。如同黑夜中的銀河,照亮人類空虛絕望的道路,是最純真無害的祈望。

Photo/4bluestones.biz

最後,就以書中莉賽爾所寫的《偷書賊》的最後一行字作為結束吧——

「I have hated the words and I have loved them, and I hope I have made them righ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0 0 votes
文章評分
訂閱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