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土耳其電視劇《盛禮》(The Gift),將女性的靈性覺醒、生死循環、土耳其古文明、神秘謎團⋯⋯等多重元素交織在一起,成了一部精彩又滿足人好奇心的佳作,劇中一幕幕壯麗的古代文明遺址,更是讓人心生嚮往。

Netflix土耳其電視劇《盛禮》(The Gift),將女性的靈性覺醒、生死循環、土耳其古文明、神秘謎團⋯⋯等多重元素交織在一起,成了一部精彩又滿足人好奇心的佳作,劇中一幕幕壯麗的古代文明遺址,更是讓人心生嚮往。
Netflix土耳其電視劇《盛禮》(The Gift),將女性的靈性覺醒、生死循環、土耳其古文明、神秘謎團⋯⋯等多重元素交織在一起,成了一部精彩又滿足人好奇心的佳作,劇中一幕幕壯麗的古代文明遺址,更是讓人心生嚮往。
Netflix土耳其電視劇《盛禮》(The Gift),將女性的靈性覺醒、生死循環、土耳其古文明、神秘謎團⋯⋯等多重元素交織在一起,成了一部精彩又滿足人好奇心的佳作,劇中一幕幕壯麗的古代文明遺址,更是讓人心生嚮往。
伊斯坦堡藝術家阿緹耶(Atiye)擅長繪畫某一個神秘圖騰,有一天卻發現,這個無人教導卻從小畫到大的圖騰,居然出現在哥貝克力石陣洞穴中,這個巧合成了一場神秘旅程的開端。她一步步接受召喚,並在古文明符號意象以及多重時空的記憶中,尋找自己真實的靈魂樣貌。旅程中依著古文明遺址循線尋找答案,無止盡的神秘謎團,也讓我們掉進土耳其兼容並蓄的文化魅力之中。這次介紹劇中主要的五個古代景點,讓我們一起為下次旅程預做準備吧!
土耳其中南部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遺跡,不在埃及金字塔,而是在土耳其烏爾法(Urfa)的哥貝克力石陣(Göbekli Tepe),距今一萬兩千年前建造,比埃及金字塔足足早了八千多年。
這個規模龐大的石陣在60年代被庫德族牧羊人所發掘,輾轉有考古團隊進駐,但直到1994年由德國考古學家克勞斯・施密特(Klaus Schmidt)接手主持挖掘行動後,才真正發現此處蘊藏的驚人歷史,2018年也正式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吸引世界各地著迷於神秘古文明的旅人探訪。
這個石陣真正的功用如今還未解,但普遍認為是禮拜場所,也有義大利考古學家朱利奧・馬格利(Giuglio Magli)主張,石陣可能是為了觀察夜空中最明亮的天狼星而建,以慶祝這顆星星的誕生,而這個說法,也許或多或少啟發了《盛禮》這個故事。
考古學家發現,古人使用T型石柱圍成多層次的圓形禮拜場所,且當時建造一個圓形禮拜場所後,就會掩埋,然後再建造新的,週而復始,也因此石陣歷經萬年仍得以保存下來。如今關於這個石陣還有太多太多未解的謎團,而要這個石陣,其實比我們想像中的更好親近,土耳其官方早已建造好遮棚(就是劇中女主角造訪之地),沿著木棧板就可以環繞觀賞這神秘的文明遺跡。
說到土耳其最著名的古代遺跡,「人頭山」絕對是大多數人的印象。「人頭山」本名內姆魯特山,位於位於東南部阿迪雅曼省內的內姆魯特山國家公園內,海拔約2150公尺。此處曾經是科馬基尼王國(Komagene)遺址;亞歷山大帝國瓦解後群雄割據為王,科馬基尼王國就是其中之一,建立於西元前163年到西元72年,深受希臘與波斯文化影響。
巨型人頭雕像所在地,是科馬基尼王國國王安提阿庫斯一世的陵墓,是希臘化時期最雄偉華麗的建築之一。安提阿庫斯一世是王國歷史中在位最長時間的一位,而他在位期間也致力將自己神格化,因此陵墓周遭也相當多神像。至今考古學家挖遍陵墓,都找不到國王的陵墓,也為此地蒙上神秘面紗。
事實上科馬基尼王國所在地,周遭被羅馬帝國、亞美尼亞、敘利亞等列強環繞,自然成為各國覬覦之土地,在西元72年終被羅馬帝國所吞併。
現在人們來到此地除了欣賞人頭石像,也會在東西側平台分別觀賞日出與日落,廣袤的山脈綿延,在太陽照射下高低錯落有致,相當壯觀,讓人遙想數千年前此地輝煌的群雄歷史。不過從劇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山頂的風非常強,因此來此務必要做好保暖準備。
以下介紹的三個景點,都位於土耳其東南部的古城馬爾丁(Mardin)附近。這個城市座落於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中心處,鄰近敘利亞與伊拉克邊境,向南可俯瞰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馬爾丁自古以來就是要塞之地,歷經敘利亞、阿拉伯、賽爾柱王朝、奧斯曼帝國統治,擁有豐厚的文化底蘊。
來到馬爾丁必看的修道院——「札法蘭修道院」(Deyrulzafaran Manastırı),俗稱「藏紅花修道院」,這座歷史悠久的修道院,原初是美索不達米亞時期建造的太陽神廟,一度成為羅馬城堡,495年,敘利亞人在原有的基礎上,修建成東正教修道院,至今仍是亞述基督徒重要的禮拜聖地。
俗稱藏紅花修道院,據說是因為建造時,工人以藏紅花混入石膏用以上色,也有一說是修道院四周生長圍繞著藏紅花,無論是哪一種說法,都顯現藏紅花是此地重要的花種與文化象徵。
達拉古城(Dara Antik Kenti)是兩河流域重要的古城之一,推斷是西元505至507年間由東羅馬帝國為抵禦波斯薩珊王朝而建。達拉古城面積廣大,但開挖程度僅30%左右,世人對此地知之仍甚少,但是這裡具有卡帕多奇亞一般的地下城設計,雖然荒蕪,但仍可從洞穴外窺見古人生活痕跡。
古城中有一區地下墓穴,埋藏三千骨骸,根據研究判斷應該就是507年那些在戰役中壯烈犧牲的東羅馬士兵骨骸。墓穴附近有一顆柏樹,象徵著起死回生,當時的人篤信耶穌復活說,相信人死後會復活,因此才留下這些士兵骨骸。這個重生的意象,也成了《盛禮》這部劇中推動情節發展的重要關鍵之一。
在馬爾丁最知名的伊斯蘭學校,非辛居麗耶伊斯蘭書院(Zinciriye Medreses)莫屬,但在劇中選擇了較為郊區的卡斯米耶伊斯蘭學校(Kasımiye Medrese),也讓我們認識這座伊斯蘭學院之美。
卡斯米耶伊斯蘭學校建造於西元1457至1502年間,是一座雙層建築,屬於庫里耶(伊斯蘭社區設施)建築群之一;這座學校曾在1924年因為土耳其的世俗化改革被迫關閉,近幾年才重新開放給遊客參觀。
這座學校保有了早期伊斯蘭建築的樸素美感,圓頂、土棕色與紅棕色的土牆、高聳的拱形,都更增添空間的神聖感。教室的門刻意建得稍低一些,隱喻學生在老師面前必須放低姿態,保持敬意。校園中有一座水池,泉水自牆面上的小洞流出,一路順留注入水池,隱喻著人類從出生到死亡的歷程,成為劇中重要的場景之一,也是觀光客熱愛駐足的地方。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