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於急速發展的社會環境,偶爾的放鬆成了城市人所嚮往的時刻,演變成人對休閒的追求。慢節奏的嗜好,包括了繪畫與旅行。融合兩者,延伸出速寫風景的樂趣。未體會速寫風景之妙處前,所聯想到的第一疑問是「為何可以拍攝卻要繪畫?」

https://www.instagram.com/p/Bsq25EKH2Lp/

#1 繪畫比攝影更能夠引導你投入心思觀察

在旅途中看見令自己感動的景色,只要按下快門便能夠將此風景納入收藏固然便利,但若你欠缺如職業攝影師般對美的專研與追求,這使拍攝淪為一種免費快速的記錄方式。沒有投入心思的拍攝,像是眼前出現了美食,未咀嚼就過分地狼吞虎嚥。長期的「消化不良」引發審美疲勞,生活麻木感由此囤積,導致對美的感受鈍化。相對的,畫出所見的風景,間接提供了旅者一個「凝視的任務」。遇見令內心產生共鳴的景色時,找一個舒適的位置將它畫下來。基於完成畫作的願望,你會更願意用心觀察眼前景物的任何一個細節,以掌握當下景物所呈現的樣貌。

https://www.instagram.com/p/BfK1-ghl2Hw/

憑由繪畫中的觀察與創作,某些被埋沒的事物才能透過個人的表達重新被其他人看見。速寫風景與隨性拍照,是「先凝視後創作」與「先創作後凝視」的區別,前者可因對創作的追求而更細心地觀察和體會,後者則有極大可能會在創作後忘了回顧並欣賞成品的美。

https://www.instagram.com/p/BhIMeGsF5Gf/

#2 感受自己在那個當下的存在

關於旅行的經驗,人可用文字描述故事,用繪畫記憶場景。描繪周遭事物時,眼睛所看到的就是現實,能真正地感覺到,那些在忙碌時忽略或習以為常的事物是真實存在的。行色匆匆地走馬看花,是辜負當下好時光的行為。這樣的旅人或許活在未來,所惦記的不是風景,是自己完成旅途的模樣。如果想要體會的是活在當下,速寫風景是一種方式,因為創作時所產生的細緻感受,能活絡腦中畫面,比成品更讓人記憶深刻。

https://www.instagram.com/p/BfN51TPlX_Q/

#3記錄感受與想像

一幅完整的作品,包含了畫者選擇的視角、焦點、構圖與其他呈現方式,其中更是融合了畫者所見的景緻與他的想像。繪畫所表達的不僅是描繪的景物而已,也透漏了畫者如何描述此景物對他的意義。否則,我們該如何詮釋,為什麼在那麼自由的情況下,畫者選擇在某處以某種方式描繪某光景?畫者所選擇花費心思描繪的景物,除了關乎天時地利人和,更是反映了他的美學與心理。

https://www.instagram.com/p/Bg1oy0ElCjc/

最初雖區分了隨性攝影與速寫風景,但並不代表這兩者無法互相結合。攝影與繪畫對人的意義是相似的,有捕抓當下畫面及抒發內心之用。見到心動的景色,先拍攝記錄,後臨摹描繪的做法也有其長處。例如在面對動態景觀時,先運用相機記錄,並可將動作細節看得一清二楚。這並不代表低人一等,畢竟繪畫的效益不減,還能透過臨摹提升畫面的真實感及練習繪畫技巧。人想要抒發心中所想,總有千百種方式任投其所好,當然也不限於攝影或速寫風景。最重要的,其實是不要省略了「用心感受」的過程。

Image Credit: https://www.instagram.com/vechniystud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0 0 votes
文章評分
訂閱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