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開始由小寒進入大寒,可以說是全年二十四節氣中最冷的節氣,此時也是蘊釀體質進入春天的準備期,目前的當下即為迎向黎明前的黑暗時刻,而今年的我也痛改前非,審視以往錯誤的養生習慣,重新重視並採用中醫所推薦的智慧方法,實行才一個多禮拜便發現肌膚的狀況好很多,不易勞累且身體感覺寒冷的次數變少,除了更有活動力以外,月經來時也更為順暢且容易。

●早睡晚起、還之前的睡眠債

之前雖然知道要達到良好的睡眠品質需要至少七到八小時,豈知有天聽到某個養生節目說在冬至以後到大寒以前,是最必須以及有理由要貫徹早睡晚起的時候,如果在這之間能夠睡上品質良好的十小時,除了可以讓身體達到真正的良好休息以外,也能替來年的身體打底。

●食物偏向歐美,卻忽略了自己的體質

現今因為西方社會強勢文化的影響,諸如生冷的沙拉、咖啡、麵包類的西方食品,充斥在每日的生活中,但是上述這些食物實際上沒有辦法發揮溫補功效,在冬季是越吃越冷,不妨回到古早以前的智慧,在這季節交錯使用薑母茶驅寒散風,用白蘿蔔(連葉吃)料理溫補身體。

●保暖錯地方

許多人在冬季上身穿著保暖的羽絨外套,然而寒從足下生,卻忽略了下半身的保暖工作,足部或腰部,而常常帶著毛帽的頭部其實是散熱點,是平衡體溫的調節處,因此應該調整保暖的順序;再來,冬天的人處於「陰盛陽衰」的狀態,宜進行溫和的「日光浴」,有機會多曬曬溫暖的冬陽,而善於養生的人,在冬季更要堅持簡單的運動習慣,但是程度不用到流大汗喘氣,只要活動四肢筋骨,微微發汗的程度即可;而冬天更是適合泡腳、泡湯的時節,適當的按揉腳心促進身體循環更是不可少的。

延伸閱讀:冬季療癒女人身心的簡單保養薑汁泡腳

●忽略情緒

在春暖來臨之前,「壓力」是這個節氣主要的課題,冬天的情緒課題,連帶地也多半偏向「壓抑」,注意是否自己容易有生悶氣、習慣不把話講明,遇不開心的事即採取冷戰、冷處理、不妥協、不示弱的憋抑傾向,如能慢慢地對此有所覺察,在未來春暖之際有可能消融心防。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0 0 votes
文章評分
訂閱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