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高樓,有人在深溝,有人光萬丈,有人一身繡。 -------韓寒

這兩三年紀實類型的文學或是電影漸漸多了起來,特別是在台灣的出版界,如果說每個人的生命都可能成為一個故事,那紀實文學就是將這些故事帶到讀者的生活中,「生命」聽起來是很浪漫的一件事,但生活是瑣碎的,對於一些較不為人知的族群來說,生活甚至是一灘爛泥,這兩個字的意義,僅僅是思考明天要如何活下去罷了。
這兩三年紀實類型的文學或是電影漸漸多了起來,特別是在台灣的出版界,如果說每個人的生命都可能成為一個故事,那紀實文學就是將這些故事帶到讀者的生活中,「生命」聽起來是很浪漫的一件事,但生活是瑣碎的,對於一些較不為人知的族群來說,生活甚至是一灘爛泥,這兩個字的意義,僅僅是思考明天要如何活下去罷了。
有人在高樓,有人在深溝,有人光萬丈,有人一身繡。 -------韓寒
這兩三年紀實類型的文學或是電影漸漸多了起來,特別是在台灣的出版界,如果說每個人的生命都可能成為一個故事,那紀實文學就是將這些故事帶到讀者的生活中,「生命」聽起來是很浪漫的一件事,但生活是瑣碎的,對於一些較不為人知的族群來說,生活甚至是一灘爛泥,這兩個字的意義,僅僅是思考明天要如何活下去罷了。
«做工的人»其實一直躺在我的書架上很久了,直到前陣子出了迷你劇集我才撿起來看,這是一本簡單的紀實散文,以一位青年監工的角度來描寫底層工作者的故事,許久沒讀到如此樸實無華的文字,實在很難想像一邊在夜市擺攤躲警察、一邊讀舊俄文學長大的孩子,是如何能深入工地又同時擁有寫作的慾望,這樣的紀錄對於讀者來說太珍貴了。
有多少人在面對他人的困境選擇了置身事外,其實這樣並沒有錯,大多數人被迫遵從著一堆根本不存在的規則,假使這些規則是一道高牆,林立青選擇打破它,他說:「我永遠不會配合警察辦案抓外勞,我缺乏這種美德,且不屑擁有。」
他們深陷同樣一片泥沼,唯獨踏進去過才有資格寫這樣一本書,就像他說的,只有做工的人才會疼惜做工的人,對於勞動者的心酸與苦悶,還有剝削中的剝削,這些心疼的情緒他說不出口,因為許多事實無力改變,於是他寫了下來,我們才有機會看到«做工的人»這本書。
在面對生命這件事以前,我們要先學會謙虛。
在我們的人生中,或多或少都有妥協的時候,可能為了金錢做了不喜歡的工作,為了繼續工作要討好不喜歡的人、做不喜歡的事,但你若嘗試踏出舒適圈,面對以往不曾有的經歷,透過書籍或者電影、劇集去看看原本身處平行世界的故事,這樣的交流會使我們在面對別人的苦痛時,能用更加謙虛的態度去感同身受,而對於這些在底層的工作者來說,「理解」就是最好的尊重。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