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靈感
零浪費小酒館 | 完美詮釋循環經濟的可行性

在都市中,繁忙的餐館很容易在不經意之中,製造出大量不必要的垃圾廢物,根據歐盟的一項研究,一家普通的餐館每年平均會產生7萬公斤(超過15萬磅)的食物和包裝垃圾。時至今日,終於有人願意對此現象提出疑問:如果,所有的塑料都得以被重複利用並回收?或者所有的包裝器材、器皿都是由無塑材料所製成?以及每年推積於垃圾掩埋場的580億個一次性外帶杯,是否有機會可被回收利用?

在都市中,繁忙的餐館很容易在不經意之中,製造出大量不必要的垃圾廢物,根據歐盟的一項研究,一家普通的餐館每年平均會產生7萬公斤(超過15萬磅)的食物和包裝垃圾。

時至今日,終於有人願意對此現象提出疑問:如果,所有的塑料都得以被重複利用並回收?或者所有的包裝器材、器皿都是由無塑材料所製成?餐廳,是否也該成為致力於循環經濟的一員,拒絕再使用無法被回收的塑料?以及每年推積於垃圾掩埋場的580億個一次性外帶杯,是否有機會可被回收利用?

紐約芬蘭文化學院為了回應此環境的命題,邀請到赫爾辛基的Restaurant Nolla的主廚將「零浪費」的食品消費理念灌輸至紐約,並偕同設計師Harri Koskinen和Linda Bergroth搭建起臨時的小酒館-Zero Waste Bistro,於其中切身示範如何實現循環經濟、材料創新以及可持續設計的理想。

Restaurant Nolla的主廚之一-Luka Balac曾分享到:「在Zero Waste Bistro中,我們僅使用當地的時令食材。餐點以最細微的規格去思考細節,但服務以及環境氛圍是隨和親切的。這些設定無非是因為,我們想證明「生態」也能成為可行的商業模式。如今世界對於環保的呼籲愈來愈熱切,無論是餐廳、或者製造業,也都應該聽取消費者的需求與期待,視循環經濟為共同的理想,並努力實現。」

來自芬蘭的設計師Linda Bergroth,在思考Zero Waste Bistro的空間設計時,意圖傳承芬蘭設計的良好傳統,同時展現其於材料創新上的努力,因此要求內裝所有材料,包含餐盤器皿、外帶包裝材…等,皆須符合可回收材料的條件。

首先,他以可回收的「利樂」材料,來製作桌面的面板,呈現了在回收加工時最原始而自然的成色,隨機而繽紛;餐盤的部分,則與Durat合作,設計出一套具有斑點紋路的碗盤系列,全然以可回收的材料製成,不僅耐用,也對環境無害;Kotkamills在營運期間,展示了他們可重複使用的一次性杯子;Sulapac則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無塑料包裝材料…

這些來自各方的協助與合作,再再印證了循環經濟的可行度。在這個充斥著柔和藍彩的小酒館中,溫柔的揭示了「由一個人所製造出的垃圾,也能成為另一個人的寶藏」的想法。

Photo via Linda Bergroth、Zero Waste Bistro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0 0 votes
文章評分
訂閱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